第575章 丧家之犬(1)(1 / 3)

加入书签

郑国,并非是孔子欲留之地。所谓乱邦不入,危邦不留,郑国前执政大夫子产去世以后的郑国,迅速卷入了内外纷争。

国内,七穆掌权,又无贤者治政,故国政有失,盗匪横行。

国外,郑国是以齐国为首的反晋联盟中除卫国外的第二号急先锋。刚刚,即公元前493年秋,郑国奉齐国之令,倾全国之兵运送千车辎重欲解救被围困于朝歌的晋国叛臣中行寅、士吉射,结果在铁丘遭遇惨败!

郑国因铁丘一役,从此完全没落,在不久的将来,彻底告别春秋舞台!

这样的国家,孔子当然不感兴趣,但孔子欲入宋国,势必要经过郑国。

如果不是因为一行人实在需要补给,孔子根本不想进郑国都城新郑。

此时的郑国,真的很乱,孔子一行人,用孔子常用的话讲是二三子这样的队伍,其实是有五辆马车,二十来人。

这五辆马车,还是陈国的弟子公良孺前几年相赠。

但郑国乱成何等样子,为何曾经贤大夫子产执政时的郑国,政治清明,国力强劲,仅过了短短数年,就沦落成这鸟样了,孔子想亲眼一见。

考察社会民意,了解风土人情,本就是孔子这一次周游列国的目的之一。

至于能否出仕,对此时的孔子来讲虽然是最重要的目的,但已经不再是唯一目的了。

孔子命众弟子皆在城外等候,自己仅带着仲由、颜回两人入郑国都城新郑。

不管如何,放着孔子的名头在,一般的人是不敢无礼孔子的。

如果一大队都进入新郑,郑国万一有些不开眼的,行起凶来可不得了。

安全,还是要第一的。

此时的晋国中军元帅赵鞅,听说孔子本欲入晋,结果到了黄河边转头赴郑,心生遗憾,立即派人前信郑国,再次诚恳邀请孔子入晋出仕。

赵鞅派出的这个人,是春秋时期晋国一位大牛人,姑布子卿,春秋时期最着名的一位相师。

姑布子卿,以姑布为氏,名子卿,赵氏家族的一位家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