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孔子再次离开鲁国(1 / 3)

加入书签

但鲁哀公想多了。

在三桓掌权的鲁国,鲁哀公虽贵为国君,但他的决定无效。因为他的决定不符合以季氏为首的三桓家族利益!

听说国君召见了孔子,季孙斯的脸就绿了:宫中是哪个传的命令?

传命令的,是服侍鲁哀公的小内侍鲁三。

于是,鲁三倒了霉。

据说,鲁三由于多次对执政上卿季孙斯不敬,被撤职查办!

鲁哀公不敢怒,也不敢言。

作为鲁国国君,他居然连召见一个士人的权力也被剥夺了。

在季孙斯的操作下,鲁哀公还得到了另外一个警告:反晋联盟盟主齐侯不希望孔子这样的人在鲁国参与政事!

齐侯,就是那位醉心于夺得中原诸侯联盟盟主之位的齐景公。但齐景公这一次可能是躺枪了,因为他根本无暇来管鲁国的事。

此时的反晋事业,面临着极大的困难!等会我们好好交代齐、鲁、郑、卫、宋等反晋联盟与晋国之间的战事。

但毕竟前几年齐景公确实阴了孔子一把,使孔子不得不卸任鲁国大司寇之职,无奈流亡去了卫国。

按理,孔子这样曾经的鲁国高官流亡,是很难再回到鲁国的。但没人可定孔子的罪,因为孔子实在无罪。

孔子离开鲁国,虽是形势所迫,但他没有犯罪。

哪怕是诛杀少正卯,当时也得到了三桓的全力支持,并由当时的国君鲁定公最终作出的决定。

既然无罪,那孔子当然可以坦然回到鲁国。

这一次,鲁国新君鲁哀公即位,国内政治环境有了变化,孔子回到鲁国,纯粹带着些碰运气的味道。

但显然,重回鲁国政坛的运气,并没有降临到孔子身上。反倒是遥远的吴国,表达了请孔子赴吴国为官的态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