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鲁哀公问政孔子(2)(1 / 2)

加入书签

孔子深入浅出的讲解,鲁哀公听得入了神。

到后来,孔子的“君子无不敬”这个理念成了儒家经典学说之一,“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这,不就是千百年来人们一直追究的大同世界吗?

再到后来,更是形成了我们耳熟能详通俗易懂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儒家经典学说,就是如孔子与包括鲁哀公在内的春秋人物日常交流中,慢慢形成的。

鲁哀公显然是一位求知欲极强的国君,他绝不放过这样与孔夫子直接对话的机会。

鲁哀公继续问道:“请夫子再给寡人讲讲,如何才能做到敬重自身?”

孔子稍稍沉吟了一下,答道:“君子言语有过,则民众言语亦有失;国君行为不当,则民众行为亦不当。

故身为国君,唯努力不说错话,不做错事,百姓遵循国君号令就不会出任何问题。如果国君能够做到这一点,那可谓是真正的敬重自身了。

君子如果能做到敬重自身,就能成就其亲。”

鲁哀公追问道:“请夫子讲慢一点,寡人领悟能力不足。对了,什么是君子敬重自身故能成就其亲?”

孔子笑了笑,向谦逊的鲁哀公施了一礼,道:“君,指有名望的人。所谓君子,就是有名望之人的儿子。君子奉孝道敬重自身,所以民众认为其亲是必有名望。这便是君子敬重自身故能成就其亲的道理。”

见鲁哀公略有所思的样子,孔子继续道:“所以,国君若只注重政事而不能爱护民众,就不能成就自身;不能成就自身,就不能使自己的国家安定;不能使自己的国家安定,就不能无忧无虑。不能无忧无虑,自然而然就不能成就自身了。”

哈,孔老夫子将恶性循环的道理在这里用上了,听着拗口,但谁都听着感觉非常有道理,更何况求知欲极盛的鲁哀公呢?

鲁哀公当即就兴致盎然问道:“那君子怎么做才能真正的成就自身,请夫子讲具体一些。”

孔子欣然答道:“主公,臣以为,君子行事,务求合乎常理不愈规,此可谓成就自身。合乎常理不愈规,也即合乎天道。”

鲁哀公点点头,继续问:“天道最令人敬重的是什么呢?”

孔子微微一笑,答道:“君子敬天道,因天道驰而不息,如天上日月。每日东升西落,此乃天道也;能周而复始永不停息,亦是天道;貌似无为而使万物生长,亦是天道;有了这样的成就并使功绩得到彰显,也是天道。”

鲁哀公不由动容,起身施礼道:“寡人愚昧,承蒙夫子耐心教导,受益良多,着实感激。”

孔子立即起身恭敬还礼道:“主公,臣有一言:仁人不过乎物,孝子不过乎亲。故仁人之事亲也如事天,事天如事亲,这就是所谓的孝子成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