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鲁堕三都11:为何鲁国三桓最终决定中止堕都?(1 / 4)

加入书签

季孙斯和叔孙州仇没有多说话,关于堕城一事,他们是支持的,而且一切由孔子在主导。

仲由率军出征了。按仲由的计划,对成邑就应该围而不攻,直到城内断粮,成邑也就不攻自破。

或者,想办法引诱公敛处父率军出城,与鲁军一战,在城外将成邑军队击溃,同样可以解决问题。

但公敛处父并不是公山不狃,他绝无反叛国家、反叛孟氏之意。他把成邑军民召集起来,悲愤道:“阳并非乱臣贼子,从未想过反叛,但朝中小人当道,行所谓堕城之举,实在毁损我成邑之安全,阳绝不答应!

所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既然仲由率军来侵犯我成邑,阳在此与各位盟誓:愿背负任何罪名,唯守住成邑!”

成邑军民士气大振,除了军队外,全城民众都积极主动参与成邑保卫战,将大量的油、石、箭、木等运上城头,紧闭城门,严阵以待!

仲由率军围了成邑半月,每天遣人在城下叫阵,但公敛处父理也不理,坚守不出!

那就强攻吧!

仲由下令猛攻成邑。成邑虽无费邑那样的规模,但公敛处父经营多年,早就将成邑建成了一个固城。仲由连攻数日,除了每次发起进攻牺牲一批将士外,成邑岿然不动,固若金汤。

仲由无计可施,拿不下成邑倒也并不能完全怪仲由没有帅才。成邑本就城高墙坚,且成军上下一心同仇敌忾,城防工作准备充分。

邑宰公敛处父更是极富谋略,他相信鲁军坚持不了多久!

鲁军绝大多数将士都认为堕城之举实属自废武功之举,自古至今,列国诸侯,只听说过有加固城墙的,没有听说过要拆除城墙的。鲁军无非是听命行事,将士们得到的命令是平叛。

但成邑哪有一点叛乱的样子?

成邑,无非是不想执行堕城这种愚蠢的命令而已。

再加上久攻不下,鲁军士气低落。仲由更非是行伍出身,他在军中的影响力低得可怜,军中校尉甘心听命于他的并不多。

此时,又近年关,将士们都想着回家过年了。

根据公敛处父与仲孙何忌的谋划,仲孙何忌在成功充当了一回影帝后,表面上继续全力支持孔子的堕城令,但暗地里的组合拳也开打了。

首先是鲁定公那边。仲孙何忌多次在鲁定公面前表现着他的忧国忧民之心,一开始是自责,说是三大家族就剩下自己的成邑搞成了这个样子,实在有愧国君。

然后就发发牢骚,说堕城这玩意儿看来是不得民心,毕竟堕一处反一处,全国还有几个城邑需要拆违,看这趋势,估计还得反。

鲁国本就积贫积弱,外围还有齐国这样的强邻,经不起折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