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诛少正卯2:为什么说孔子诛杀少正卯会引发历史争议?(1 / 4)

加入书签

整个鲁国都惊呆了!

这可是大夫少正卯,鲁国正卿季孙斯的副官,而且是受人尊敬的师者,是名动鲁国的大人物,你孔仲尼头上长角了?居然说杀就杀?

但孔子的动作太快了,他甚至没给少正卯辩驳的机会,直接拿下,当场杀死,并曝尸于两观之间,整整三日!

季孙斯虽然很不满,但他在处理的事太多了。而且,堂堂大司寇,杀个把人在那个年代是司空见惯的事。

更何况,孔子在卿级领导班子会议上亮出了足够的理由:传播歪理学说,其害直接动摇社稷根本,是大恶!

作为担负整个国家刑狱司法的主体责任者,自己有权也有责去为国家消除这个祸害!

谁也没再多说什么,这都已经上升到国家存亡的高度了。

鲁定公非常满意,他需要这个效果。

他看着自己新提拔起来并积极展现着无穷精力和无上能力的孔子,赞许地点了点头,最后一锤定音:少正卯,是最大的政治犯,死不足惜。

但鲁国民间的不满声音并未消除,连听过少正卯课的孔子学生们,有几位不但对少正卯深表惋惜与同情,而且对老师一上任就清除异己的做法非常不理解。

心直口快的仲由当着师兄弟们就质问起孔子来:“不管如何,夫子以仁立世,杀了少正卯,恐人心不服吧?”

孔子心道是你不服吧?门下众弟子除了颜回外都受到过少正卯的蛊惑,看来必须清除毒瘤。

孔子严肃对仲由道:“子路,汝过来,让为师给汝好好说说!”

仲由不服气地走了过去,孔子提高了嗓音,道:“天下有大恶者五,而窃盗不与焉。

一曰心逆而险,二曰行僻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免君子之诛。

而少正卯皆兼有之:其居处足以撮徒成党,其谈说足以饰褒荣众,其强御足以反是独立。此乃人之奸雄者也,不可以不除!”

啊?众弟子吓了一大跳。

老师的意思非常直白,这世上有五种人是比强盗小偷这样的恶人更恶的,不能让他们存活于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