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诛少正卯1:为什么孔子要诛杀少正卯?(1 / 5)

加入书签

公元前500年春,孔子担任鲁国大司寇兼行摄相事,这样的职务,位高权重!

孔子先生,你的理想抱负,终于可以实现了吗?

新官上任三把火,孔子上任后立即烧了一把大火:下令逮捕并诛杀少正卯!

少正卯,据说是当时鲁国一位担任少正的大夫,名为卯。

少正是一个自大周王朝建立以来就设置的官职。正,是指正卿。少正,是指正卿的助手,相当于副官。

此时的正卿,是大司徒季孙斯。也就是说,此时的少正卯,是执政卿大夫季孙斯的副官。

从地位上看,少正卯是大夫。孔子虽然贵为鲁国大司寇,但貌似从来没史料记录他获得了大夫之职。

所以,孔子在职位上要比少正卯高,但在级别上不如少正卯。

按孔子的能力水平,只要他在大司寇任上,如前两年担任中都宰、司空那样表现,非但可以巩固自己的大司寇之职,还有可能获得大夫之位,甚至卿大夫之位。

但孔子遇到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少正卯!

少正卯与孔子一样,有一个副业,那就是开门办学。

鲁国是春秋列国诸侯中最早有记录举办私学的国家,早在上百年前,和圣柳下惠就以办学而闻名于世。

办学,是有渊博知道的能人获得收入的好途径。可以相信的是,孔子办学,一开始是为了生活。

每收一个学生,就有十根腊肉的收入。按这个标准,孔子一生所收的学生,至少有三万根腊肉的收入。

而且,可以肯定的是,孔子学生中,有不少士大夫,甚至还有如端木赐这样的巨富。平时多给老师一些财物,那当然是再正常也不过的事了。

学生多,收入肯定高。

孔子约在公元前525年办学收徒,到现在,后世留名的弟子至少已经有冉耕、冉雍、冉求、曾点、曾参、仲由、颜回、商瞿、燕汲、梁鴷生等人。

孔子,正是因为兴办儒学,广收弟子,故名声播于春秋列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