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碧血丹心:苌弘是如何演绎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忠君报国之举的?(1 / 4)

加入书签

孔子如饥似渴地在王室守藏室读着经典书籍,他要读的书很多,而他的时间有限,所以孔子的学习完全到了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的地步。

他很清楚,此时的大周王室,正如鲁昭公所担忧的那样,仍旧处于内乱中。既然处于内乱中,那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

作为后人的我们,真的不能忽视这个细节:孔子之所以成圣,成为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学者、思想家,首先是源于学习。

而这次赴洛邑求学,可谓是冒着生命危险去求的学!

前面我们讲了,王子朝率军击败了周敬王,将周敬王走出了王城。此时掌握周王室的是王子朝,时人称西王,周敬王则被称为东王。

东西二王并举,大周王朝大乱。但西王因手里拿着先天子周景王的遗诏,故得到了大多数大周王朝臣工和周王室宗亲的支持。

老子,也正是被视为支持西王的一众大夫臣工之一。

当然,支持哪个王,老子并未有过明确表态。但没有明确表态,那就默认为支持西王。

整个春秋江湖,无论朝堂内外,大部分的诸侯和大周王朝臣民,应该都是在内心支持西王王子朝的。

虽然大周王朝有着嫡长制继位规矩,但天子遗诏的分量绝对是高大上的。

孔子不可能在仍旧处于内乱的周王室一直学习下去,日子过得很快,孔子很快就要回鲁国了。

这段时间,孔子学了很多传承于大周王朝正宗的礼仪文化。

老子知道孔子即将回国,他就请孔子喝了一次酒。

酒,正是秦酒,那是好酒。

老子很高兴孔子送来的这份礼,在孔子面前他高度评价了秦酒。一起喝酒的,当然还有南宫阅。

还有一个客人,那是老子请来的,王室大夫苌弘。

当然,安排苌弘与孔子见面,是南宫阅的主意。

苌弘是周王室一位重要人物,是大周王朝卿大夫刘文公的家臣。老子是公认的王子朝一派的人,而苌弘则是公认的周敬王一派的人。

对老子和苌弘来讲,政见不同,并不意味着互不尊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