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戏彩娱亲:为什么说老子还是传诵千古的中华孝子?(1 / 3)

加入书签

师徒两人就出发了,没有国家配备的财礼,但要去洛邑学习,总得给未来的老师备礼吧?

孔子翻箱倒柜,终于找到了他自认为最满意的礼物:秦酒。

这正是自己的得意弟子燕汲前几年来拜师时给自己带的礼物,当时燕汲挑了整整一担秦酒,拜师当天自己就与学生们畅饮。

此酒酒液清而不淡,浓而不艳,入口醇雅,回味甘润,实属酒中珍品。

孔子自己后来舍不得喝,就珍藏了起来,如今还有一些,那就带去洛邑吧。

在南宫阅的一手安排下,孔子就到了洛邑,第一站就是王室的守藏室,负责接待孔子的官吏是老聃。

孔子早就知道老聃大名了,知道这是当今世上学识最为渊博的人之一,立即恭敬施礼,告知来意。

老聃也知道孔子在鲁国兴办私学、推广礼教的事,他带着孔子和南宫阅参观了守藏室,指着摆放整齐的一捆捆书卷对孔子道:

“聃在此数十年,鲜有列国派人来借阅典籍。如今,典籍蒙尘,礼崩乐坏。然世风日下,乱象频起。聃窃思,恐是世人不重礼教之故吧。

今夫子有意求学,聃甚慰,室中所藏,但凡有需,夫子尽可在此室借阅。”

守藏室,是当时王室的图书馆,大周王朝五百余年来,所藏典籍均在此室。守藏室官吏品级不高,但职责重要,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长。

作为当时大周王朝的守藏室官吏,老聃不但将典籍管理得井井有条,更是遍阅群书,知识渊博。

由于孔子在洛邑十余天时间里,将与这位老聃先生坐而论道,品茶喝酒,并尊老聃为师,我们就花点笔墨介绍一下老聃先生。

老聃,原是楚国人,可能是赢姓,始祖为皋陶,氏李名耳,字聃。

之所以说是可能,因为老聃是一位存疑人物,出身、姓名、生卒均不祥,考证结果各有不同。

中学教科书中说老子姓李名耳,其实当时天下并无李姓,最多应是李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