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尊师重道2:为什么说燕子是中华尊师重道第一人?(1 / 3)

加入书签

仲由突然指着燕汲的扁担道:“师弟,这扁担有些岁月了吧?”

燕汲点点头,轻轻抚着这根扁担。这是父亲燕公滕生前为自己制作的一根桑木扁担,鼓励他以后有机会赴鲁国求学,一定要多挑一些书籍回来。

父亲去世后,燕汲赴鲁国求学,车上就有整整一担秦酒。燕汲到了曲阜后,让随从赶着车回秦国,自己正是用这根桑木扁担挑着秦酒赴孔府拜师。

后来,燕汲追随孔子赴列国诸侯,就是这根扁担为孔子挑书籍和行李。

孔子非常欣赏燕汲,在燕汲第一次返回秦国时,亲自在扁担题字“铁扁担”,以视作对燕汲的褒奖。

这根桑木扁担,不但是燕汲怀念父亲的象征,更是燕汲求学以及为老师服务的象征,被燕汲视为至珍。

仲由突然觉得老师对燕汲非常偏心,自己对老师也算忠义不二了,但老师却从来没为自己题过什么字。

老师还时不时批评自己,要向燕汲学习,说燕汲是真正的君子。

哼,君子,要不,让燕汲这个君子做出点小人的行径来?

看来,仲由的醋意上来了,这一次是真的想恶心一把燕汲。他动起了小脑筋。

仲由先是在头天晚上用一块绸布包了一锭银子,在布上写上“天赐燕汲一锭银”,然后藏在怀里。

第二天,大家继续赶路,仲由又偷偷从挑担里取出一捆竹简。

刚走了不多久,仲由趁大家不备,将那捆书简扔在路上。

过了一会,仲由突然说某某句子是在什么书里,但一时想不出来。孔子当场就说了,这是在某某书里的记录。

仲由却说应该不是,不相信。

燕汲想想好笑,你仲由想要指正老师的错误,那实在是太自不量力了。见仲由还不认错的样子,燕汲干脆就把书找出来,省得这小子不服气。

结果燕汲在挑担中找来找去没找着。

燕汲急了,因为他知道,这书是自己亲自放的。如果没在,那一定是不注意掉路上了。

燕汲立即叫仲由停车,自己跳下车,对孔子说书一定是丢在路上了,自己回去寻来,让孔子和仲由等一会。

孔子和仲由就在等着燕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