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尊师重道1:为什么说孔子甚至被视为酒圣?(1 / 3)

加入书签

这两年,孔子非常愉快,来拜他为师的弟子越来越多。

当然,大部分的弟子都不可能如仲由一样,与孔子较量一番后才心悦诚服成为弟子。

大部分的弟子,都是慕名而来,而且身份多样,有平民庶人,也有贵族子弟。

如果说冉耕、曾晳、仲由等人是平民庶人的娇娇者,那此时的孔子门下,有一位特别的年轻弟子,是贵族子弟的娇娇者代表,更是慕名前来的典范,燕汲。

因为燕汲来自遥远的秦国!

这是孔子唯一一位来自秦国的弟子,为中华传统历史文化留下尊师典范故事,笔者忍不住要将他的故事提前到这里来讲了。

原因只有一个,此时的燕汲,已经成了孔子的得意门生。

燕汲,燕氏名汲,字思,秦国渔阳人氏,出生于公元前541年。

据说,燕家为当地名门望族,自父亲起往上溯五代,均为秦国公族,故家境颇丰,而且整个家族都重视学问。

孔子在鲁国兴办私学、招收弟子的消息传到渔阳,燕汲的父亲燕公滕在去世前就对儿子燕汲道:“汲儿啊,人之根本,在于知书达礼,守义有德。人生极短,汲儿一定要用功读书,德才方能兼备。

祖父、父亲已经把自己知晓的知识都传给你了,家中虽还有一些藏书,但毕竟秦国地偏,离中原文化相差甚远。

若有机会,汲儿不妨赴中原学习礼仪文化。周王室和鲁国都是天下礼仪汇集之地,父亲听闻有孔子在鲁国兴办私学,招收弟子。

汲儿一定要去鲁国拜孔子为师,待师成归来,传授中原文化,以育族人,并济国人,此为大功大德也。”

当时的燕汲年二十岁,已经娶妻生子。燕汲因为勤奋学习,少年时就知书达礼,深得燕氏家族老宗主、祖父燕公胜和父亲燕公滕的赏识。

但秦国远离中原,故在礼乐文化方面可供学习的资源十分匮乏,这才有了燕公滕去世前鼓励儿子远行求学嘱咐之事。

不久后,燕汲父亲燕公滕去世。燕汲为父守丧三年后,决定离开故乡赴鲁国求学。此时的燕汲,已经22岁了。

公元前519年,燕汲辞别家人,东行学艺。一路跋山涉水,自渔阳至曲阜,四千余里,不知经历了多少苦难,燕汲终于到达曲阜,拜孔子为师。

仲由拜师时,燕汲也刚入孔子门下没多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