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失礼反思:为什么鲁昭公和仲孙貜决定要大力学习推广周礼?(1 / 2)

加入书签

鲁昭公和仲孙貜哪会想到自己一离开鲁国,鲁国的地盘就少了一座郕邑?

此时的他们走在赴楚国的路上,心神不定,不知此番赴楚,会遭受怎么的屈辱。

郑国国君郑简公听说鲁昭公赴楚国朝见,在执政大夫子产的陪同下,亲自出城来慰问鲁昭公。

这叫郊劳。要知道,在当时,两位国君相见,无论是盟誓,还是慰问,或者是会见,都有着严格的程序,这叫礼仪。

郑简公的郊劳环节,一切由郑国执政大夫子产在操持,子产这样的春秋大牛人,自然对郊劳之事得心应手,一切规范有序。

但鲁国上卿仲孙貜却不懂郊劳相关礼仪程序,史料记载,不能应答郊劳,这让鲁昭公一行人出了不少洋相。

唉,堂堂礼仪大国、自诩为最讲周礼的鲁国,居然连应答郊劳都不懂,这真的把鲁国历代先祖的脸都丢尽了。

君臣一行人终于到了楚国,结果在楚国,鲁昭公、仲孙貜又碰上了关于礼仪方面的难题。

原来,楚灵王听说鲁昭公亲自赴楚国来观赏章华台,非常高兴。这一次他倒真不是忽悠,也绝对不想为难鲁国君臣,因为楚灵王的本意就是搞个显摆。

一是显摆自己建造的章华台,二是特意在全世界最讲礼仪的鲁国国君面前显摆楚国的礼仪有多正宗。

据说,为迎接鲁昭公的到来,楚灵王不但自己恶补了周礼,还命令楚国各公卿大夫们连续几天强攻周礼,将周礼关于君侯会见的那一套礼义给熟记于胸。

于是,一向被视为南蛮的楚国,向鲁国君臣展示了最为严格规范的一整套礼仪。

据说,楚灵王从郊迎开始,一直到会见的安排,到宴会,到作乐,到歌舞等等,完全严格按照周礼操作。

许多细节,不用说鲁昭公以及仲孙貜不知道,恐怕是鲁国的任何一位卿大夫,都不见得能够完全知晓!

鲁昭公傻眼了,仲孙貜更加窘迫,因为他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要代表鲁国完成相应的应答。

无论是在郊劳时,还是在宴会、赏歌舞等等,对方说什么话,做什么事,自己必须提醒国君该如何应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