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何故伐莒:为何鲁国在世界和平大背景下还要讨伐莒国?(1 / 4)

加入书签

在回鲁国的路上,叔孙豹对季孙宿的一口恶气就上来了,那就撕破脸吧,回国后,得好好追究季孙宿的责任。

季孙宿本就想阴一把叔孙豹,最好是直接玩死叔孙豹,所以,找了个借口讨伐莒国。

但叔孙豹非但没有被处死,反而因其为了国家不避死,整个鲁国朝野广为赞誉,许多鲁国人对鲁国拥有这样一位忠勇有加的贤良大夫而自豪,连鲁昭公也甚为得意,表示要厚赏叔孙豹。

季孙宿顿时压力山大。

虽然自己权势很大,但毕竟叔孙豹也是执政上卿。一旦叔孙豹决定与自己为敌,势必是两败俱伤。

三桓一旦不团结,那定然被其他家族势力趁虚而入。

那快补救!

季孙宿决定亲赴叔氏府。

他想了一想,准备了满车的财物,指名由家臣曾夭驾车,一大早就亲赴叔孙豹府慰劳。

在叔氏府门前的叔氏家臣曾阜见季孙宿车驾到来,立即通报叔孙豹。

曾阜是谁?

前面我们在讲鄫国被灭故事中讲得很详细了,公元前567年秋,莒国灭了鲁国附庸鄫国,鄫国世子巫逃亡至鲁国,巴望宗主鲁国帮助其复国。

但当时的鲁国,与邾、莒等国交恶,而且还刚刚经历过一场与邾国之战的惨败,一时没有向莒国叫板的能力。

鲁襄公把南武给了鄫世子巫作食邑,暂时安顿鄫世子巫。

但鄫世子巫直到去世都没有实现复国的愿望,去世前,鄫世子巫将鄫改为曾。

除去邑旁,表示离开故城,但不忘先祖。鄫世子巫就成了曾姓始祖,鲁国也开始有了一个曾氏家族。

曾阜、曾夭都是鄫世子巫之子,此时曾阜是叔氏家族家臣,而曾夭则是季氏家族家臣。

曾阜后来生了个叫曾点的儿子,曾点又生了个叫曾参的儿子,曾点、曾参则是鲁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文化牛人。

尤其是曾参,被尊称为曾子,在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后世尊奉为“宗圣”,是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我们后面会讲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