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天下大乱:为什么说鲁国的春秋舞台要看仲孙蔑的表演了?(1 / 2)

加入书签

这些故事,我们以后再讲。因为此时的春秋江湖,发生太多太多事了。可以说,鲁成公时期,是春秋最乱的一段时期。列国诸侯间的战争不断,以及列国诸侯内部权力斗争不断,简直是常态。

鲁国自身,是三桓内部斗争,叔孙侨如阴谋除掉季孙行父和仲孙蔑,结果被反杀。对了,鲁国卿大夫子叔婴齐也于公元前574年冬去世。

子叔婴齐是鲁文公之孙,公子肸之长子,姬姓,子叔氏,名婴齐,去世以后得谥号声,史称子叔声伯。

可以说,一直以来,子叔婴齐深明大义,不谋私利,是鲁国公室的强有力代表人物,坚决拥护国君和鲁国公室。

子叔婴齐于公元前592年入卿,鲁宣公去世后,参与了三桓驱除东门氏的行动。后来,又站在鲁成公一方,坚决支持季孙行父和仲孙蔑驱逐了叔孙侨如。

在驱逐叔孙侨如的这场权力斗争中,子叔婴齐的表现可圈可点。当季孙行父被晋国拘押后,子叔婴齐代表鲁国赴晋国交涉。他不畏强权,不受利诱,最终将郤犨与叔孙侨如的阴谋公之于众,迫使晋国释放季孙行父,最终将叔孙侨如驱逐。

史料记载,当时子叔婴齐回国后,施氏家族的家宰鲍国曾经问他为什么不要郤犨许诺的封邑。子叔婴齐对鲍国说,郤犨以个人命令代替晋国命令,粗暴干涉鲁国内政,本身又没有什么德行,这种人不可能长久。

当时,子叔婴齐分析了晋国郤犨的三大隐患,认为郤犨缺少德行却多受君宠,地位不高却干预国政,没有大功却要厚禄。这必定会遭人忌恨,最终肯定连自身都不能保全,怎么可能会帮助别人成功获得城邑?

后来,郤氏家族果然被灭。从此,鲍国对子叔婴齐非常叹服。

这里要提一提的是,这位鲍国,是齐国鲍氏家族人士,即当年齐桓公时代桓管五杰之一的鲍叔牙后代。因为其哥哥鲍牵继承了鲍氏家族宗主之位,故鲍国这一脉应该成为鲍氏家族的小宗。既然无望继承大宗,那就出来游走江湖了。鲍国一走就走到了鲁国,在鲁国的施氏家族宗主施孝叔那里谋生。

但后来,由于齐国内乱,鲍氏家族宗主鲍牵受了膑刑,被砍掉了腿。根据当时的规定,残疾人无法继承家业,故鲍氏家族请鲍国回齐国担任鲍氏家族宗主。

子叔婴齐去世后,由其子叔老继承其家业和爵位。如今,鲁国的五位卿大夫为季孙行父、仲孙蔑、叔孙豹、臧孙许、子叔老。

晋国的内乱,前面已经提到过了,先是三郤被灭族,再是国君晋厉公被弑身亡,晋悼公继位。

齐国的内乱,先是正卿国佐居然被齐灵公杀了。齐国自齐顷公去世后,齐灵公继位,然后就乱成一团。由于太后声孟子为替情人复仇,唆使齐灵公打压鲍氏家族、国氏家族和高氏家族。

最终齐国传统两大家族国氏家族和高氏家族起兵叛乱,结果齐灵公诱骗两大家族总算平息。但过了不久,上卿国佐便被刺杀,齐国两大世袭上卿家族国氏和高氏以及传统大家族鲍氏受到沉重打击。

宋国也发生了叛乱。公元前576年,宋国国君宋共公去世,卿大夫们立即开展了激烈的权力斗争。斗到后来,左师、大司寇、少司寇等大夫逃亡去了楚国。

楚国借机向宋国用兵,还约上了郑国,中原烽烟顿起。宋国哪吃得消?立即向晋国求援。

于是,鲁国又收到了晋国发来的通知,参加由晋国组织的诸侯联军。鲁成公长叹一声,他这个鲁侯当得也实在是太辛苦了一些。国内的事刚刚平息,现又得亲自率军参加晋国的联合军事行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