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收归汶阳:为什么说鲁国是齐晋鞍地之役的最大赢家(1 / 2)

加入书签

鲁成公算是见识了什么是中原打不死的小强的战斗力,什么是曾经的中原小霸郑国的顽强!

郑军负责阻击的是郑襄公兄弟公子偃,这位公子偃并非无能之辈,如果要说这一段时期郑国的牛人,那公子偃肯定算上一位。公子偃知道自己任重而道远,面对着春秋江湖超级大国晋国为首的晋、曹、鲁、卫、宋五国联军,自己有多少胜算,他并不知道。

他所知道的是,在每次国家危难之时,总得有人站出来。作为国君的哥哥实在太不容易了,他对弟弟们都很好,而自己,也愿意为郑国死而后已。

抱着必死之心的公子偃,并不是率领郑军主动向联军发起冲锋。他的部队有限,他必须要珍惜战士们的生命。他将军队埋伏于郑国东部的丘舆,即今河南郑州市与开封市附近一带,这是联军进犯的必经之路,郑军在此可以以逸待劳,而且可以从侧面发起突击。

联军来了,旌旗飘飘,五国联军在各自主帅率领下,趾高气扬,很快推进到了离郑国都城新郑不远处的伯牛。

包括鲁成公在内的各国诸侯,都把这次出征郑国当成了一次水到渠成的事。

郑国,你小样的,不好好教训你,中原就让你蹦了?

郑军出击了,郑军将士在公子偃的率领下从埋伏处突然发起冲击。借着地势,郑军居高临下,更是从侧面突袭,联军促不及防,队伍迅速被截断,然后是互相冲击,乱成一团。

古代冷兵器时代的作战,尤其是以战车为主要武器的阵战中,阵形是很重要的。郑军的突然袭击,完全出乎联军意料。顿时被杀得七零八落,五国联军居然就这样被打得大败!

鲁成公吓得小心肝差点蹦出胸膛,但好在郑军只是偷袭了一把,主力部队确实在准备着新郑保卫战,无法对联军赶尽杀绝。但纵然如此,联军遭受大败,士气已溃,哪还敢再向郑国进发?

更何况,紧急情况传来,楚军已作足了准备,待联军围郑之时,切断联军后路,与郑军两面夹击。如果那样,那就完了。

撤吧。就这样,鲁成公亲自参加的丘舆之役,以郑军完胜而结束。

这个郑国,看来真不简单。回国路上,鲁成公想着。

郑国当然是不简单的,这是一个从迁来中原不过两百年都不到的新兴诸侯,也是大周王朝后期所分封的一个诸侯,自从来到了中原,就吞并过东虢国、郐国等传统强国,地盘急剧扩大,与当时最强大的任何一个诸侯国都交过手,而且取得了非凡的战绩。

可以说,郑国是少有的曾经击败过宋国、齐国、晋国、楚国等传统强国的诸侯。尤其是春秋走到了这个时候,在郑国国君郑襄公领导下,郑国战胜楚国这样的超级大国后,再次反抗晋国这样的超级大国并且取得胜利。

郑国,不愧为春秋时期的小强式的诸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