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大棘之战:为什么鲁宣公每每想起郑宋大棘之战就觉得忍俊不禁(1 / 2)

加入书签

鲁宣公非常高兴,令他高兴的事还没完,因为刚与齐惠公会面不久,邾国居然派人来朝见鲁宣公了。

这个邾国,已经很多很多年没来朝见鲁国了。我们前面讲过,邾国本来就是鲁国的附庸国,而且还是历史上的姻亲国,本来是同志加兄弟的巴铁般关系。

但在鲁懿公时期,由于邾国直接参与了鲁伯御弑君夺位的鲁国内乱,到了鲁孝公夺位成功后,就将邾国给狠狠教训了一顿。从此,邾国就不再抱鲁国大腿,转而投向齐国。

在齐国的支持下,邾国甚至成了鲁国的麻烦,一百五十多年过来了,鲁邾关系可谓是世仇关系。

如今,邾国见眼睛一眨,老母鸡变了鸭,鲁国与齐国居然又成了兄弟加同志的关系,急了,担心鲁国借机向邾国下手,赶紧来向鲁国示好。

鲁宣公当然乐得有邻国前来示好,他一介刚刚即位的国君,无论如何也不是希望与邻国有矛盾冲突的。当然,他绝对不象季孙行父那样三思后行,根本不去仔细考虑邾国主动前来示好的真实目的,收下了邾国的朝见之礼后,立即吩咐安排国宴,先大吃大喝一顿再说。

可以说,鲁宣公的小日子过得挺滋润的,反正国际大事尽量不去掺和,你晋国老大与楚国老大争来争去,寡人的鲁国就紧紧抓住一条:谁强就跟谁混。另外一条就是:哪怕谁弱一点,也要努力搞好关系,有机会就示示好。

在这样的外交策略下,鲁国一方面继续与晋国保持着友好关系,尊晋国为列国诸侯盟主,另一方面也暗搓搓向楚国示好。

没办法,政治大国和文化强国这样的东西,在经济大国和军事大国面前,那只是花架子。

从这方面来讲,郑国这样无论是政治、文化,还是经济、军事都不怎么强的中原诸侯,倒是爱憎分明,跟楚国时就坚决与晋国交恶,跟晋国时就坚决与楚国交恶,非常有性格。

寡人不需要什么性格,寡人只需要国泰民安。

鲁宣公想着,想着想着有时会笑出声来,因为前阵子他刚得到一个消息,那就是郑国与宋国发生的一场战事。

那场战事,正是郑国决定脱离中原诸侯联盟,倒向了楚国。楚国命郑国向宋国发起进攻,郑国毫不犹豫就出了兵。

按理,宋国也是大国,而且宋国在军事上有一个特大优势,那就是由于宋国拥有源于大商王朝的众多精湛手艺的工商业者,所以他们造的战车是全世界最顶尖的战车。这相当于有的诸侯国还在用f15战斗机,他们能够造出f35隐形战斗机一样。所以,在战车为王的战场上,宋军的实力应该是可以的。

郑国这次进攻宋国,宋国当然组织抵抗,当时的宋军统帅是右师华元。春秋时期,各国的官职设置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比如这个右师便是宋国所特有的,相当于齐国的相国、楚国的令尹、郑国的执政大夫、晋国的中军元帅和鲁国的执政上卿,是宋国除国君外的第二号人物。

宋国右师华元统领五百乘宋国造超级战车迎击郑军。双方在宋国的大棘摆下阵势。大棘,今河南省睢县南,两个正宗的中原诸侯之间的战争,仗当然是讲中原礼义的,而这个战争礼义便是双方互下战书,约定明天决战。

然后,各自在军队开展作战动员,郑军统帅公子归生按套路一板一眼来,没什么问题。宋军统帅华元加了码:他吩咐炊事班给战士们加点菜,让大家吃好了积攒好力气明天可以好好打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