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有意立庶:除掉国君嫡子,难道仅仅是公子遂一个人的事(1 / 2)

加入书签

公元前609年,鲁文公不慎从高台跌落,当场薨了。这令执政上卿公子遂顿时手足无措起来,当然,他也仅仅是一时的手足无措,接下来的反应,就是心头一块大石落了地。

因为这段时间以来,他作为执政上卿,考虑最多的无非是两件事,一件是齐国频繁入侵的问题,另一件便是鲁国接班人问题。

如何应对齐国频繁入侵之事,公子遂可谓是把一切手段都用了,向晋国告状,向齐国贿赂,加强城防建设,甚至诅咒齐懿公早点去死!

终于熬到了齐懿公生了病,齐国暂时无暇对鲁国用兵了。但没想到鲁文公却死于意外。而鲁国接班人的问题,此前鲁文公的意见很坚决,必须由嫡长子恶继位,他要求公子遂务必好好辅佐公子恶。

是的,鲁文公很清楚,嫡长继承制是符合鲁国公室利益的。擅行废立,稍有不慎,就是政坛地震。虽然,鲁文公对出姜是失望的,但鲁文公更清楚,夫人出姜对由齐懿公领导下的齐国,其影响力几乎是零。出姜是由齐昭公主持嫁到鲁国的,而不是齐懿公。

但公子遂却非常不想扶立公子恶。他的心头早就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立公子俀为诸君。

但是,这事他曾经侧面跟鲁文公提起过,只是鲁文公从更侧面要求他一定要扶立公子恶。公子遂最担心的事,便是鲁文公突然宣布,由公子恶为世子,那就不好办了。

所以,当他听说鲁文公居然薨了,而鲁国的世子一直未立,这就足以令他有足够的时间去干这件大事:立公子俀为鲁国国君!

公子遂疯了吗?他敢逆鲁文公之意擅行废立大事?

不,公子遂很清醒,于公于私,他都认为必须立公子俀为国君。

于公,鲁国公室的力量必须强大,唯有公室强大了,才能够把国政牢牢控制在国君手里。如果让公子恶继位,由于齐国的压力,鲁国居然却又让一半齐国血脉的公子恶当国君,保不齐会导致造反暴动的事来。

公子遂一直认为,至少鲁国不少公卿大夫都对君夫人以及公子恶是有意见的。甚至,公子遂认定,国君对来自齐国的君夫人出姜意见很大,既有爱屋及乌,也有恨屋及乌,当然对公子恶没任何好感。而且公子恶又是一介少年,哪能够主持鲁国这盘大局?

那就让年龄更长的已经成年的公子俀为国君,至少他在政治上更成熟。而且,公子俀与齐国没有半毛钱关系,可以排除那种因齐国而使鲁国公室陷入危难的隐患。

于私,唯有立公子俀为君,自己这个执政上卿地位才会稳固。这又怎么说?

第一,自己与公子俀关系一向交好。这还是很久以前公子俀的生母敬赢的眼光,敬赢早就将公子俀托付给了公子遂,就象当年成风将公子申托付给了季友,最终由季友扶立了公子申为国君,即鲁僖公。

最终,季友权倾朝野,季氏家族得到了莫大的利益。现在,轮到自己的东门氏家族了。如果国君是由自己扶立的,那自己的东门氏家族无疑将成为鲁国第一大功勋家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