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政坛形势:鲁国政坛力量对比,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1 / 2)

加入书签

第三个不现实,是鲁国政坛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鲁国政坛,现在活跃的人物是这些:

公子遂,卿大夫,公室力量代表,执政上卿兼大司徒,其生活工作经历非常丰富,经历了鲁庄公、鲁闵公、鲁僖公、鲁文公四朝,加上这一朝,那就是真正的五朝元老,权势很大,也是鲁僖公、鲁文公最为倚重的卿大夫。

由于公子遂府第位于鲁国都城曲阜东门处,故形成鲁国的东门氏家族,公子遂为东门氏家族第一代宗主,其谥号为襄,又是鲁庄公次子,排名为仲,故后人称东门襄仲。

叔孙得臣,卿大夫,三桓之一的叔氏家族第三代宗主,鲁国大司马,掌握军权,屡立战功,在鲁国军中威望极高。其祖叔牙,父亲公孙兹。

必须说明的是,叔氏家族第一代公子叔牙被季友用毒酒害死,第二代公孙兹默默无闻,到了第三代叔孙得臣时,由于叔孙得臣为鲁国立了重大功勋,整个家族迅速崛起,如今已经成了三桓之首。

季孙行父,卿大夫,三桓之一的季氏家族第二代宗主,鲁国大司空,其祖季友,是曾经的鲁国执政上卿,扶立鲁僖公继位为鲁国国君。

由于季友的努力,打压了庆父、叔牙,甚至让这两位哥哥均死于非命,维护了鲁国公室,所以他的季氏家族一向被视为鲁国公室的重要力量。由于其子先于季友而亡,故季友死后,季氏家族宗主就直接过度到了季孙行父。

仲孙难,卿大夫,三恒之一的孟氏家族第三代宗主。虽然是第三代,但也是第四位宗主。其祖上为庆父,死于政治斗争。

但孟氏家族并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庆父死后,其子公孙敖继承庆父的地位,早早就露脸于鲁国春秋舞台。

只是公孙敖是一位爱美人不爱江山的家伙,最后孟氏家族被公孙敖几番为女人而作的神操作,家族开始衰落。公孙敖后来被驱逐出境,其子仲孙谷继承了孟氏家族。

但仲孙谷英年早逝,其子仲孙蔑年幼,孟氏家族就暂时由仲孙谷之弟仲孙难继承。此时的孟氏家族,在三桓中的地位处于末位。

臧孙许,卿大夫,世袭大司寇,臧氏家族宗主,鲁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贤大夫臧文仲之子。臧氏家族在臧文仲时代为鲁国显赫大家族,曾经的执政上卿,忠君爱国,是鲁国公室的重要倚重力量。

但是,臧文仲去世后,其家族势力被公子遂排挤,所以臧孙许无奈转而与三桓之一的季孙行父交好。

叔仲彭生,卿大夫,叔氏家族别支宗主。由于叔孙得臣的功勋,使叔氏家族势力在鲁国迅速膨胀,其别支的牛人就有机会亮相于鲁国春秋舞台。这位叔仲彭生,就从叔氏家族别出,成为鲁国的叔仲氏家族宗主。

叔仲彭生祖父为叔牙,父亲为公孙兹,是叔孙得臣的兄弟,深得鲁文公倚重,曾经代表鲁国于公元前615年与晋国卿大夫郤缺会于承匡。

尤其是叔仲彭生于公元前611年夏率鲁军讨伐邾国取得大胜后,被鲁文公提拔为卿大夫,担任公子恶老师。

叔仲氏家族与叔氏家族同枝连气,紧紧站在一起,一门两卿,成为三桓势力最强大的支持力量之一。

其他的,我们暂时不去介绍了,如今的鲁国政坛,除了国君、太后、公子等人外,主要的便是这六位大佬。这六位大佬历史关系已经介绍过了,我们重点关注的是此时的关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