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百世之师:和圣柳下惠,四大先贤之一,可知哪四大?(1 / 2)

加入书签

鲁国,真的要走下坡路了吗?我们在后面细细道来。只是,柳下惠却是没法看到了。

公元前621年12月3日,周襄王31年,鲁文公6年,鲁国历史上一位杰出人物柳下惠去世,享年一百岁。

柳下惠是公认的春秋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遵守中国传统道德的典范,鲁国历史上又一位圣人级别的大牛人。

鲁国历史上,总共出过四位圣人。第一位是周公姬旦,被儒家视为圣人。第二位正是柳下惠,被称为和圣。第三位是孔子,人称孔圣人。第四位是孟子,人称亚圣。

和圣柳下惠,是与清圣伯夷、任圣伊尹、时圣孔子相并列的四大先贤,这是孟子的评价。用孟子的话讲,伯夷是圣人之中清高的人,伊尹是圣人之中负责的人,柳下惠是圣人之中随和的人,孔子是圣人之中识时务的人。

为什么这样说呢?

伯夷是商朝孤竹国国君长子,本应继承君位。但他认为如今大商王朝施行暴政,天下到处是暴民,自己不愿事奉,所以隐居到了北海边,希冀着天下清平。

孤竹国君只好将君位传给了伯夷三弟叔齐。但叔齐却非得把君位还给伯夷,伯夷坚决不肯接受,最后逃亡去了西岐,叔齐居然也追到了西岐。

两人都认为,商王朝都是自己要辅佐的王朝。但此时商王朝残暴腐败,故先隐居起来,等到政治清明国泰民安了,再去治理孤竹国。但后来武王伐灭了商王朝,伯夷、叔齐坚决不肯大周王朝的子民,最后双双饿死于首阳山。

对伯夷来说,你周武王不是自己认定的天子,自己不会去辅佐;你大周王朝的百姓,不是自己原先大商王朝的百姓,自己不会去治理。

伯夷就是这样一个人,天下太平,就出来做事;天下混乱,就退居田野。事奉君主,并不是为了权力和财富,而是要看是否值得自己辅佐。

这样的人,相当于员工挑选老板。用现代的话来讲,清高了不是?但人家确实有才啊。不管如何,孟子认为,伯夷乃圣之清高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