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一九章 御制纪非录(2 / 3)

加入书签

「藩王是父皇的儿子,要不是他们做的太过,地方的官民怎么可能豁出命去告他们?」太子轻叹一声道:「所以我们但凡知道的时候,事情往往已经到了天怒人怨的地步。」

「父皇千万不要自责……」太子红着眼眶道:「这都是儿臣不孝,非要坚持处死老七的结果啊!」

「老八老十老七接连犯事,真是家门不幸啊。」朱元璋还是忍不住掉下泪来。「就连咱都吃不消了,更别说她这个当娘的了。唉,怎么跟她开这个口啊?」

「达氏那里千万要瞒住,你母后也能瞒一时算一时,起码等她身子好了再告诉她。」朱元璋又低声吩咐道:

「改个屁,狗改不了吃屎。」朱元璋啐一口,恨恨道:「索性让老六,再把他几个哥哥查一遍!」

「不行不行,绝对不行!」太子一听急得直跳脚道:「这不要了老六的命吗?」

看太子反应那么激烈,朱元璋只好作罢道:「也是,总得给藩王们留点体面。可以先不查他们,但必须要为他们敲响警钟!」

说着他拿起桌上那厚厚的一摞稿纸,递给太子道:「这是咱编给老朱家子孙的,你看看没什么问题,就把它印出来发给弟弟们吧。」

太子双手接过来,只见首页上赫然写着《御制纪非录》五个大字。

~~

「御制纪非录?」朱桢打开了京城八百里加急传来的密匣,以为是什么皇帝密旨呢,没想到是本书,而且是朱老板的亲笔大作。

他翻开还散发着油墨味的《御制纪非录》,便见朱老板在前言中写道:

‘朕观曩古之列土者其数该万……然其诸受封之子,放肆不才,杀身亡国,具载史册,善者能几人哉?"

‘今朕诸子列土九州之内,朕愿藩屏家邦,磐固社稷,子子孙孙同始终于天命。何期齐、潭、鲁,擅敢如此非为?此数子皆已身亡国除,孝无施于我,使吾垂老之年,皇皇于宵昼,惊惧不已。"

‘……今齐、潭、鲁,将所封军民,一概凌辱,焉能不遭天谴乎?汝等安能不警醒乎?为此册书前去,朝暮熟读,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早回天意,庶几可免,汝其敬乎。"

前言之后,是朱老板亲自整理的历代藩王为恶案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