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花郎摇花鼓(3)(2 / 2)

加入书签

“云烽多虑了,朕并不在乎所谓的评价。”抚摸着他的银色铠甲,白胜男继续道,“自朕成为储君以来,好坏言辞,都听过很多,朕不在乎,也没精力在乎。反倒是云烽你,现在局势紧张,若听了些偏激言辞,莫要放在心上。”

亲历战场厮杀,季洵身上多了血腥之气,但眸中温柔未减分毫。白胜男情不禁的与他多聊了几句。

嘴里说着不在乎,华光礼那句“牝鸡司晨”却切实堵在心口,但季洵的温柔融化了心里的些许惆怅,白胜男嘴角微微上扬,坐回案前,扔给他一本史传,自己也翻起一本奏折,执起朱笔正要批阅,就闻薛川禀报何铭羡已到。

她连忙起身,匆匆握了一下季洵的手,连斗篷也顾不得穿,一路小跑来到县衙门口,迎上同样步伐匆匆的何铭羡。君臣双臂交握,四目相对之间,皆是泪眼蒙蒙。

“陛下!”

“阡君!”

若说白胜男敢将自己的命交给薛川,那么对于何铭羡,她便是敢将秦国生死存亡托付。但二人之间的关系,并非外界传言有婚约或是暧昧,而是坦荡磊落的君子之交,对何铭羡来说,此生能为女皇尽忠,是他三生有幸。

“陛下的龙颜添了几道伤疤,反倒更显俊俏了。”

与旁人的开场白不同,何铭羡喜欢将悲伤的事俏皮化处理,他知道女皇坚强,无论自己说什么心疼的话,她都会反过来安慰,好似受伤的不是她,而是自己。所以,他便轻易不去说些肉麻的话,给她添堵。

“朕觉得脸上的疤还好,鼻梁上的不好看。”白胜男指了指案边的瓷瓶,笑容灿烂,“你送来的生肌膏甚是好用,朕这俊俏的模样,你可看不了太久了,赶紧好好欣赏一番吧。”

欢愉的气氛并没有因安旭的拒不配合而受扰,当晚,白胜男百忙之中亲自主持了一桌家宴,为何铭羡接风洗尘。宴席散场后,两人又在凉亭中喝了几碗热酒,聊了许多当下局势和过往趣事,吹熄蜡烛休息时,天色已经微亮。

魏国的大司马府内,刚从朝堂回来的南宫禹少见的没有忙于公务,他瘫坐在椅子上,双目紧闭,面上满是疲惫,只有胸口微微起

伏。

今晨,华光礼被擒一事传回京都,南宫禹本想将这件事压下去,等华威捷报传回时,由哀变喜,但不知何方势力,竟趁着夜色在京都的大街小巷洒满了华威叛变的竹片、纸条。

一时间,魏国京都的街头巷尾都在传华威对东禹县久攻不下实乃叛国,南宫禹在朝堂上力压众臣对华威的弹劾,可谓舌战群儒,此时早已身心俱疲。

“大司马,用杯参茶暖暖身吧。”

眉眼未抬,南宫禹扬扬手指让阿桡将参茶放到一边,脑子里一页页的闪着华威这些年的功绩,耳边却满是朝臣弹劾的强硬言辞。南宫禹不相信华威会叛国,认定此乃敌国的反间计,但朝臣和百姓的情绪又不得不安抚。为保华威,他只能选个折中的办法,派阿桡亲去传达限期攻下东禹县的诏令,他希望华威能理解自己的难处,加紧攻下东禹县,若是能趁机活捉白胜男,自己可以给他万千荣宠!

本以为可以等到逆风翻盘,天却不随人愿。华威八十岁的老母亲去寺庙为儿孙祈福途中听到儿孙叛国的传言,气急攻心,经过府医抢救刚有好转,又闻最爱的孙子被擒生死不知,病情雪上加霜,当日便吐血不止、驾鹤西归。

南宫禹听闻华老夫人病逝后,勒令华府秘不发丧,亦不许将京内传闻相告。然,华威并未能在新限定时间内攻下东禹县,且魏军粮草频频告急,朝中大臣对其呈报的战果愈加不满,纷纷要求大司马将其调回京中,交由慎刑司严加查处。

夜色中,南宫禹看着暗桩传回的简报,眉头深锁。一颗滚烫的心似被扔进了冰窖,冷的他直打哆嗦。半晌,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将简报扔进炭盆,执起朱笔,写下退兵的诏令。

远在东禹县的华威部,并不知道大难已经临头,他们仍旧在风霜雨雪中加紧攻城。在多次的交手中,双方互有胜败,但不论秦国方面如何用被俘的华光礼诱降,华威都不为所动,其甚至含泪高喊“舍子卫国、吾心甘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类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