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告假修养(2 / 2)

加入书签

王进道:“大人,漠北蒙古什么时候能收拾了?”

韩林道:“不急,那地方太穷了,有个好理由再去也不迟,就当是个与沙俄的缓冲区吧。”

只要实力够强,任何地方都是自古以来,只要实力不够,任何地方只能是搁置争议。

韩林出门就给王进把飞机搬运出来,二十年内,步战车无敌。五十年内,直升机无敌,足够应付北方的任何威胁。

如今的新疆建设兵团已到达新疆约五万人,兴修水利,灌溉农田,开采石油,一时间新疆成了人间乐土。开采的石油按韩林的要求,合理设置价钱,军方、民间都按市价采买,活跃当地经济,形成良好的循环。

王进打通漠南,修筑蒙古铁路,沟通新疆与内地的联系,为以后的统一全国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有需要,还可以与山西驻军、新疆刘锦棠部、甘肃左宗棠部联系配合。

1877年大旱尚未结束,黄河水量减少,韩林用王进的电台向山西袁世凯发电报,令今年在晋陕交界建设一座黄河大桥。现代里保德黄河大桥、孟门黄河大桥、吴堡黄河大桥、石清黄河大桥,都只是五六百米的大桥。

韩林给他们配备的工程设备,钢筋水泥,设计图纸,应有尽有。想来难度应该不大。这类工程还是要给近代人留足经验,不能动不动就从现代空间里搬,近代人丧失了努力精神还不都成了巨婴。

袁世凯回电,已积极与陕西巡抚会晤,陕西巡抚回答,陕地流民遍地,平日还多亏晋地支援方才不至于大乱,若晋地能接收一二成,大桥随便建,生意随便做,陕甘总督左大人也有交代,一切以民为主。

韩林回电,注意与陕西搞好关系,陕西矿产资源丰富,若有多余劳动力,尽可积极开采,朝廷批文我来想办法。任何有助于发展的行业都可以先干起来再说。

趁着北方流民大乱,逐步蚕食。成为了韩林的既定方针。南方甚至都不用韩林交代,在剿灭山东起义军时,刘封就凭实力让安徽巡抚喜塔腊裕禄老老实实。

关平的商队进入安徽畅通无阻,河南到江苏的多条铁路横跨安徽,各种企业大量在当地招聘员工,拥有雄厚资本的商户开始大量购买低价土地,售卖给村民自治委员会。当然这些委员会都是效忠于安徽工作组。

钝刀子拉人,死不了道活受罪。安徽巡抚眼看着自己的命令无人执行,甚至出不了合肥。别提多难受了。

就算合肥区域内,众多新兴产业也有着很多淮军系的入股,李鸿章眼光长远,自然带头入了大股,只参与分红,而无权参与决策。

安徽的和平演变进展颇为顺利,韩林也在考虑旧官僚的大量进入,是否会对新政府产生威胁。山东、安徽目前都是这个模式,韩林为此也多次电告各地负责人,注意封建资本的过多参与。

只要军队和民心在手,他们就是想搞什么乱子,基本也没什么希望。

韩林只等到大旱结束,北方只要一安定下来,就准备好好收拾收拾这帮封建蛀虫。

身在朝廷中枢,麻烦事是一件接着一件,好不容易在居庸关游玩了几日,朝廷就派人寻到了韩林,朝中有大事发生,请韩大人及时回京处置。

韩林问道:“军机处都那么多人了,有啥处理不了的?还要他一个军机章京去?”

来人道:“李公公吩咐小人,韩大人保不齐又要高升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