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夜班遇险(2 / 2)

加入书签

韩林道:“臣的意见是,调动吉林将军一部人马进入边境备战,再者演习示威,方能震慑俄军。”

慈禧道:“如此一来恐怕会激怒洋人,沙俄野心一向很大,吞并我大清许多领土,不过都是些不毛之地,没了也就没了,可是继续南下,就是挖我大清祖坟了。还是以和为贵的好,多给金银,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韩林心想,随你大小便吧,等着沙俄挖了你们老家,看你还欢不欢心。嘴上道:“太后有好生之德,避免生灵涂炭。是国家的福气。”

不一会儿,果然黑龙江将军的军报又到了,李莲英接过一看,然后递给慈禧,道:“老佛爷,虚惊一场,洋人并未攻击大清,只是移营驻扎在边境。”

慈禧很高兴,直夸韩林有眼光。眼看没什么大事,就让韩林回去休息。

韩林出了储秀宫,李莲英跟了上来,拿出一件貂皮大衣,说是太后赏赐。韩林谢恩。又跟李莲英套近乎,道:“听闻公公把车马费都上交了,如此照顾主子,真让人感动啊!公公,这十万大洋银票请一定收下,北京的天气实在太冷了,添些碳火好过冬啊!”

李莲英慌忙摆手,道:“老奴受中堂天大的恩惠,哪里还能再收银子。不合适不合适。”

韩林一把塞进李莲英手里,道:“公公再客气,就是不准备认韩林这个朋友了!”

李莲英见挣脱不过,方才收下。道:“中堂大恩,老奴秉记于心。”

韩林客套一番后方回到军机处,后面一想,这军机大臣当得可真憋屈,边关战事关我什么事!提错了建议还要承担责任,真是懒得管这些破事。

到了早上一看奕匡来值早班,直接招呼都不,打回去睡觉了。

次日,户部来人找韩林商议购买电台事宜,本来按程序,还要商量论证半个月,再由朝廷批准采购。昨夜战事更加说明了战报通传的急迫性。

恭亲王奕?说服户部尚书拨出五百万两,用于采购电台和人员培训。户部尚书阎敬铭也是对此物多有耳闻,李鸿章已开始在国内部署有线电报,电台主要用于各偏远省份、驻外使馆、和几支水师。

韩林辖区各省和友好省份,如新疆、甘肃均已配备,就能省下一笔开支。阎敬铭认认真真计算着用量,和必要性。浙江、安徽、福建等省份等待铺设有线电报即可。

无线电培训班可由军机处电台人员负责培训,又能省下一笔。韩林得知消息也是颇感意外,知道阎敬铭敢于顶撞慈禧,任职户部理财有道。没想到的是阎敬铭竟然抠搜到这个地步,连个差旅费都不愿意拨。

驻外使馆加上边远各省,加上采购几部备用的,三十部足矣,按韩林的定价,一部十万两,也都300万两了。

韩林欢迎各官府来华夏银行存银,对公业务也有丰厚利息。户部跟韩林交易时只是在银行负责人的见证下完成转账即可。一两银子兑换17个龙洋,一共也就510万龙洋。

事毕,韩林给来人和军机处的办事人员各发了一个一千龙洋的红包,给阎敬铭和奕?包了十万龙洋的茶水费。

韩林觉得电台成本低的要死,自己卖出了这么高的价格,太值了。军机处觉得,有了电台能省去多少马匹驿站的钱粮消耗,军国大事也能朝夕做出决定,背后的价值更是无法估量,太值了。

双方都觉得自己占了大便宜,生怕对方后悔。愉快的进行了转账,河南精密电台厂,当天便通过火车办理了货运,由一队精兵护送。直接交付户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