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直隶条约(2 / 2)

加入书签

曾国藩道:“是啊,你的雄心壮志伯父也不拦你。处理完此事,我就上奏辞官。满清倒了,落在你手里,总好过被洋人瓜分。对了,以我多年的经验来看,上海海关一事,洋人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如今平静了两个月无事,这个气氛不对。”

韩林道:“伯父放心。小侄早有安排,上海那边的水师已在加紧操练,船厂正在建造大型的铁甲战舰,一出世便可领先全球。列强不来,我将来还要找他们算账呢!”

曾国藩道:“这我就放心了。”

韩林量曾国藩带回自己住处,议和团队却住在铁皮房,奕?心里不满到了极点。但此次韩林的态度极其傲慢,连个笑脸都不给的,更不要去说要待遇了。算了,反正就这几天,熬过去再说。

期间鄂尔泰作为护卫军官,倒是找过韩林几次,如今两人身份悬殊,见一面也不大容易了。自己在山东向韩林买的那批九五步枪,心疼的跟宝贝似的,都不敢轻易拿出来用。

部分枪支倒是拿来让手下练枪,可子弹的消耗太大,一个个的都觉得连发痛快,一个哆嗦,半匣子子弹都打光了,这次急切的想找韩林再买一些。

韩林却一直糊弄他,如今两军是敌对状态,更不可能卖给他一枪一弹。只说苏州兵工厂那边都开始研制大八粒步枪了。打完还能听得“叮的”一声响,跟同时代的列强枪支都先进不少。

趁着现在咱们还没打仗,赶紧买去,你老哥我虽然是一把手,可打不打仗还真不是我说了算,我们那边讲究集体决策。大家同意了的事情我反对那也是无效的。

鄂尔泰再来找,韩林就避而不见。九五步枪今后绝对是非卖品。以前卖出去的就当损耗吧,就算有人全部集中起来,也不过六七百把,没了后勤供应,韩林也照样打得过。

朝廷那边,一面派人议和,一面居然秘密调集蒙古骑兵,原本是准备调过来护卫京师。可走到半路,慈禧见林军已经停下了进攻北京的步伐,心情逐渐平定下来就改了命令原地等候,想着肯定是韩林后勤有了问题,要不然也不会放着北京这块肥肉不吃。

朝廷里奕?走了,主战派开始占了上风,鼓动慈禧,各地勤王军已到,京师附近兵力已有二十余万,蒙古骑兵可绕道阳泉,迅速出击石家庄林军总部。

若是能生擒韩林,则河南河北,还有上海海关都会回归朝廷。到时朝廷的赋税何止现在这么一点。现在只要太后一个开战的决心。目前议和使团已经谈了那么久,韩林定心生麻痹,这么好的时机错过了可就再也不来了。

慈禧说出恭亲王在敌军中,倘若此时派兵,不是害了王爷嘛。

好战派直言,成大事不拘小节,若是一举击溃林军,将是我朝第一大幸事,不亚于提前制止了安史之乱。王爷为国尽忠,自当受我朝世代祭拜。

慈禧也就嘴上说说,恭亲王奕?的权力严重妨碍了慈禧,早就想换了军机处这套班子,若是此战能借韩林的手除掉他,不失是个好时机。

上下一心要致奕?于死地,玩政治的都是高手。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韩林自然也不会遂了他们的愿。

于是便同意了蒙古骑兵偷袭的军事计划,同时命令京师勤王军,向保定移动。一时间,大战的阴霾又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