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大内盗圣(2 / 3)

加入书签

宫中财政则主要来源于内务府所属皇庄的收益,关税的收税盈余,垄断商品如皮草,玉石的买卖,大量贡品的买卖收入,还经营大量当铺商铺。盐商、官矿的报效。

每年大概收入两百万两,偶尔发发小财,比如乾隆年间江淮盐引案勒令赔偿一千多万两,嘉庆查抄和珅家产也是数千万两。

韩林到了内务府广储司银库。心想就算几经战乱,银库有个七八百万两也算正常吧,谁知里面就两三百万两。那么多来钱的途径,还这么穷,真是服了。

本着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的原则,溜到了大太监安德海的私宅,由于身份地位显赫,在宫外也是妻妾成群。

不要惊讶,人家只是被阉割了,不是没欲望了。就算使不上劲,那也能多少蹭一脸唾沫不是。

北京有句俗话说“内务贪,太守肥,三千太监三千贼。”银子虽然不多,但贡品。瓷器,茶叶,稀罕水果,中间的可操作空间大了去了。

道光帝出了名的节俭,经常给龙袍打补丁,一个补丁三千两。跟外地官员闲聊才知道,官服用最好的针线补个洞,也就三钱银子。

虽说是传说,但皇宫里的账烂得要命,太监们俸禄并不是很高。为了以后老了能有钱养老,不得不各种吃拿卡要,勒索钱财。

普通太监则与侍卫勾结,偷皇宫古董器物变卖分成。说是个个为贼倒也不过分。

韩林搜了近百万两。死太监可真能贪!沿路附近的几个王府也都顺便光顾了一下。到手五百多万两,嗯,差不多了。等你攒够了我再来一趟。不急。

韩林忙活完又到了什刹海边,开飞机就匆匆归去。虽说这次没偷古董字画。但银子也得洗洗,各种信号记号,拿出去花不是给人留把柄。

韩林倒是痛快了,次日皇宫失窃大案震惊朝野,立国以来还从未发生如此奇案。韩林盗了两百多万,各路太监正好趁机平账。

多难得的机会,还给韩林立了牌位,上书大内盗圣,天天烧香跪拜叩谢。安德海却气炸了,自己积攒了半辈子的钱啊。为后来疯狂索贿加倍勒索埋下伏笔。

慈禧在朝会上大怒,几个王爷也哭着说被盗。没被盗的郡王贝勒也个个说自己被盗。一个劲儿攻击京城治安,让步兵统领衙门、顺天府赔钱。

这俩衙门没有钱,让他俩赔不就等同让朝廷赔,户部赔。满朝勋贵纷纷攻击户部吝啬,见君父受难而不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