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孔子回鲁国(1 / 3)

加入书签

此时孔子要说的,是自己的得意弟子,端木赐。

端木赐辛辛苦苦从鲁国跑回来,将鲁国的相关情况向孔子作了汇报。谁料孔子叹了口气,对端木赐道:“子贡啊子贡,有些事你知道即可,完全没必要说出来。但现在你说出来了,那你可能就要被人认为是长舌妇哦。以后要注意啊,你见长于言辞,但也可能被言辞所累。”

孔子对端木赐的评价是中肯的,因为后来端木赐在春秋江湖的精彩表演,主要的就是他精彩的辩才和猜到的远见。

端木赐靠着雄辩和远见,在商场叱咤风云,成为孔子门三千弟子中最成功的商人和最富有的弟子。在政界更是笑傲列国,一根三寸不烂之舌,游说于列国诸侯,蒲薄两唇相碰,列国诸侯或刀兵相向,或休战罢兵!

单单是在关于端木赐善于经商上,孔子后来评价端木赐道:“赐不受名,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孔子曰,端木赐从不听天由命,而去做生意,猜测市场行情往往很准。

孔子对端木赐能成就一名成功商人作了高度评价?嘿嘿,其实不是这样的。

因为子曰“赐不受名,而货殖焉,亿则屡中”的前面,还有一句:“回也其庶乎,屡空。”

回,指颜回。孔子说,颜回呀,他的道德修养已经差不多了,可是他常常很贫困。

这是孔子将自己的两大得意弟子颜回与端木赐作了一个比较!

表面上,是以颜回的穷来映衬了端木赐的富,但实质上,是孔子更加突出了颜回的德行!

孔子认为,颜回能够做到安贫乐道,而端木赐却做不到。

士农工商,最末是商人。也许孔子在穷困潦倒时会发现没有钱真的是万万不能的,但从骨子里,也许孔子认为铜钱是有臭味的。

所以,颜回比端木赐更令孔子满意。

孔子,毕竟不是教人如何经商的,他是教人如何守礼的。从这个角度上讲,孔子当然更推崇颜回。

但有人却认为孔门三千弟子中,最牛的是端木赐,甚至还有人认为端木赐要比孔子还厉害,“比孔子还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