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孔子会见南子(2)(1 / 4)

加入书签

费尽心思,如今孔夫子终于坐在自己面前,南子非常高兴。

南子当然知道孔夫子非常重视名节,所以她盛妆端坐,前面特意以屏风隔之。给孔子安排的坐席非常符合孔子的身份,茶点水果,且有宫人一旁相伺。

孔子这才心头大定,显然,一切都很符合礼数,完全没有令孔子有半点尴尬之感。

孔子向南子施礼,南子依礼还之。

然后,孔子正襟危坐,正欲开口,却听南子道:“夫子之名,本宫如雷贯耳,早有意一见,怎奈受羁俗礼,不得已出此下策,望夫子见谅。”

孔子非常惊讶,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君夫人南子会如此谦逊,更如此坦诚,且自己进宫以来,南子礼数非常周到,这令孔子非常感动。

孔子忙起身施礼道:“君夫人过谦了,丘着实惶恐。丘与君夫人均出身宋国子姓,血缘同脉,有意相询宋国朝政。故冒昧求见君夫人,望君夫人不吝赐教。”

南子轻轻叹了口气,道:“夫子之才,区区宋国之事,又有什么不在夫子胸中?所谓子姓血缘,实乃本宫托词。本宫只是替国君担忧卫国,故请夫子赐教。”

孔子点点头,他确实很想将自己的全部执政思想详细讲给南子听,但要从何说起呢?

从这位君夫人的表现来看,她是一位绝对知礼守礼的人。如果自己一味讲什么礼教,可能效果极差。

卫国最需要什么?

卫国的国家大政方针基本已定,那就是紧紧追随齐国,推翻万恶的晋国。自己虽然对齐国这种刀兵政策非常不认同,但卫国已经走上了这条道路,自己无论如何不能对此有半点反对之意。

再说,相比外交,自己最擅长的还是治理国政。卫国国政,此时最需要什么?

一个是周礼。为何卫国近来内乱不断?无非是以世子蒯聩为首的一股势力无礼礼制,居然与国君对着干,甚至搞什么刺杀君夫人这样的阴谋。

卫国公族大夫,一个个自认为对国家居功甚伟,对国君不尊重,公叔戍也好,北宫结也好,违国君之意而行事,导致国内思想不统一,内乱频发。

一个是人才。卫国需要安邦定国的人才,但自己毕竟是外来户,不能鸠占鹊巢,那就要建议卫侯重用本国人才!

孔子将语言组织了一下,思索了片刻,道:“丘以为,以礼治国,必能大治。”

然后,孔子将自己前几年在鲁国治理国政的经历大致介绍了一番,包括自己堕三都最后未能成功之事,也毫无保留对南子讲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