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孔子违背誓言继续居卫国(1 / 3)

加入书签

公良孺显然有些尴尬,他知道这个时候自己不能过分要求。毕竟,这是关系到老师甚至整个孔门儒者的前途命运问题。

端木赐道:“不管如何,夫子此时尚在卫国,卫侯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端木赐不希望孔子去陈国,这并不是因为自己是卫国人。端木赐知道,这个陈国实在太虚弱了,早在三十年前就已经被楚国灭过一回,如今虽号称中原诸侯,但实则已然沦为楚国附庸了。

冉求等人点点头,表示赞同端木赐的意见。

仲由却不高兴了:“说什么呢?卫侯如果要重用夫子,早就重用了。将夫子晾了一年,如今才来邀请。这种诚意,太假了吧?”

来人道:“夫子,如今国君已经重整了朝纲,正欲贤才。夫子之才,天下皆知,更有我家宗主蘧伯玉大人等贤良举荐。夫子此番赴帝丘,定能得到国君重用。”

孔子一边听着大家发表自己的意见,一边深深思考着。

不管如何,在卫国,自己有着颜浊邹这样的大夫级别学生,还有蘧伯玉这样大夫级别的朋友,端木赐所在的端木家族在卫国也是豪门望族。

而陈国,仅有刚入门不久的公良孺。

从国家发展前途来看,卫国要远优于陈国。

而且,自己要推行礼教,卫国这样的正宗大周王朝姬姓诸侯,是最合适的。

如果今后就只宣扬礼教,教书育人,那无论哪里都可以。

但如果出仕,在两国国君都真心要重用自己的前提下,那相比陈国,卫国要安全可靠得多。

不管如何,此时的陈国,基本已经成了楚国的附庸。而楚国,貌似与周礼风牛马不相及。

至少现在的楚国,与孔子要推行的克己复礼,实在太不现实了点。

再说,无论哪个政坛,都充满着凶险。既选择从政,那得选好退路。

自己的退路,当然是回鲁国,或者去宋国。那卫国当然要比陈国更优越。

孔子决定留在卫国!

看着孔子答应了来人之请,仲由急了,他几乎用生气的语气大声道:“夫子怎可违背誓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