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卫国叛晋:为何卫国终于全面叛了晋国?(1 / 4)

加入书签

晋国,正处于大乱前奏。

这个大乱,是不久以后的晋国全面内战爆发。

而大乱之前,是小乱。

这个小乱,是赵氏家族内讧。

此时的赵氏家族宗主,是晋国史上功勋家族赵氏家族最为强悍宗主之一的赵鞅。赵鞅很清楚自己的赵氏家族在晋国正面临着严重的危机,随时被全世界家族排行榜上排名前两大家族即范氏家族和中行氏家族联手给干掉的危机。

为了应对这种危机,赵鞅必须加强家族集权。其中一个措施就是筑城晋阳。

晋阳是赵氏封邑,即今天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一带。筑城晋阳,是为了将晋阳修成一个“固若金汤,以避祸害”的赵氏家族堡垒,以应对对赵氏家族咄咄逼人的中行氏、范氏家族的攻击。

赵鞅将赵氏家族的全部人力物力财力都投入了晋国城的修筑上,这让赵氏帝枝邯郸赵氏非常不满。

但赵鞅很强势,邯郸赵氏虽然不满,也不得不听命宗主兼中军佐的赵鞅。

赵鞅有多强势?我们耐心看看晋国此时的政坛局势。

晋国最有权力的六大家族,分别担任着晋国六卿职务,中军帅佐:智跞、赵鞅;上军帅佐:中行寅、韩不信;下军帅佐:魏侈、士吉射。

要知道,晋国帅佐,是军政合一的,既是晋国的中央政治局成员,也是晋国三军六支部队的实际掌控者。

前面提过,智跞虽然是中军元帅,但他很清楚,整个晋国,尤其是整个江湖,已经被范氏和中行氏折腾得实在太复杂了,韩赵魏大三家族被他们一直压得死死的,接下来肯定会有新的权力斗争。

太危险了,自己虽然贵为中军元帅,但自己真不是权力斗争的料。

那就避开点吧,反正赵鞅此人能力出众,那就分分工。国内事务由自己负责为主,国际事务,就让赵鞅多挑点担吧。

赵鞅当然义不容辞。

于是,中军元帅智跞与中军佐赵鞅有了明确的分工,一个主内,一个主外。

吴楚柏举之战,楚国大败,暂时退出了中原争霸。

于是,齐国出头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