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鲁堕三都4:为何颜回提议孔子欲行堕都,必先掌控军权?(1 / 3)

加入书签

曲阜,大司寇衙门。

大司寇孔子召开了会议,颜回、仲由等一干高徒和司寇衙门一众衙役官吏参加,会议的主题是落实鲁国重特大决策会议精神,确定了堕城具体工作方案。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孔子目光炯炯,发表了重要讲话。

孔子朗声道:“如今,鲁国之乱,皆源于礼崩乐坏!单从各地城邑规制来讲,许多已然超标。城邑如果不拨乱反正,欲在国内推行周礼,终成梦幻。

故国君命丘主持堕城一事,季氏、叔氏、孟氏三大家族难得思想统一,同意先堕其封邑大城,费邑、成邑、郈邑此三都,为第一批拆毁城墙至合规标准。

此乃国君寄予丘之厚望,亦是鲁国复兴周礼之第一大动作,丘在此拜托各位,同心协力攻坚克难,不辱此光荣而伟大的使命!”

众人皆兴奋异常,尤其是孔门子弟众人,纷纷交头接耳,跃跃欲试。

孔子与众人就如何堕三都开展了充分讨论,最后决定,以国君的名义,命令费邑、成邑、郈邑立即整改,限时三个月,自行拆毁过高的城墙。

三个月后,大司寇孔夫子将率衙门官吏实地勘验,若不达标,城邑主要领导干部悉数问责。

这可是国君的命令,而且又得到了季氏、叔氏、孟氏三大家族宗主的首肯,谁敢不从?

“老师,万一有人不遵国君之令,又将如何?”颜回偏偏皱着眉问。

未等孔子说话,仲由把袖子卷了卷,大声道:“此等国家大事,如若有人敢不鸟国君命令,那就一个字,打!”

“打?子路难道未见郈邑之乱?侯犯踞区区一郈邑叛乱,叔氏、孟氏率整支鲁右军平叛,未成!后联齐军攻伐,未克!此时若费邑、成邑、郈邑因不满堕城而再叛,请问子路师兄拿什么去打?”颜回言辞犀利,众人均无言以对。

孔子沉默了半晌,最后悠悠道:“子渊所言,不无道理。然堕城一事,迫在眉睫。唉,时不我待呐”

颜回见孔子忧伤的样子,心中不忍,他当然知道老师的心意。老师今年已经54岁了,这是孔子曾说过知天命的年龄阶段。

老师的一生,致力于恢复周礼,如今贵为鲁国卿大夫,而且通过不懈努力,已经成了鲁国政坛最耀眼的明星。

中都治理功德圆满,夹谷会盟大展异彩,位居鲁大司寇且行摄相事,在许多事务上孔子相当于是鲁国的执政大夫,而且与鲁国三桓关系融洽,更得到国君的充分信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