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颜回来了:颜回赴宋国求亲,为什么要经过卫国?(1 / 4)

加入书签

回到孔府后,颜回问孔子:“弟子甚为担心,夫子既然答应了阳虎,如果真的不依阳虎之邀出仕,可能阳虎会对夫子不利。

更何况,夫子一直说,学而优则仕。故弟子认为,夫子可赴庙堂,但勿需为阳虎谋政。”

孔子看着自己最喜欢的这位年轻弟子,知道颜回是为自己着想。

孔子这些天来一直很纠结,每每想起自己欲从政而不得志,就想着出仕为官。但真的要为阳虎出仕吗?

这个思想矛盾真的太残酷了。

但是,当孔子面对自己的弟子们时,他又想到了自己的学说。

是的,坚持自己的道肯定不会错!

出仕为官,当然不能放弃。但一定要讲自己的道,坚守自己的原则!

这个道,就是复兴周礼、发扬礼教!

孔子对颜回道:“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连子路都看得出,阳虎谋权,所行无道。

一旦为师出仕为官,必然得勤勉履职以谋国政,不可能空占其位而不作为。

故为师认为,阳虎之邀不可应,为师仍旧要卷而怀之。只是,阳虎讲得对,逝者如斯夫,时不我待。唉,先等等看吧。”

颜回,曹姓颜氏,名回,字子渊,公元前521年出生,13岁时就在父亲颜路的带领下拜孔子为师。

孔子对颜氏家族有着深厚的感情,因为母亲颜征在就是出自颜氏家族。

颜氏家族到了颜路、颜回父子时,家道已经没落了。但颜回并没有因此而怨天尤人,

孔子很喜欢颜回,不但因为颜回谦逊好学,更是因为颜回性格非常好,从不发怒,亦不与人计较。

孔子曾高度称赞颜回“不迁怒,不贰过”。

此时的颜回虽然年仅18岁,但他已经师从孔子整整五年了。

五年来,颜回凭着其学识、德行已经在孔子众弟子中已经出类拔萃,孔子给予其很高的期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