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出使晋国:为什么阳虎对派季孙斯和仲孙何忌出使晋国感觉失策了?(1 / 4)

加入书签

季孙斯和仲孙何忌一开始还以为阳虎是好意,但后来得知卫国居然非常气愤,甚至有意出兵追击鲁军,这才知道上了阳虎的当。

但在明面上,阳虎有问题吗?

没有,再加上季孙斯被阳虎牢牢把控着,季孙斯又气又怕,仲孙何忌则下定了决心,与阳虎周旋到底!

但你仲孙何忌仅掌握了鲁国两军中的半军,阳虎牢牢控制了一军。叔孙州仇看来比较谨慎,不敢与阳虎对抗。

那你仲孙何忌又能折腾出多少浪花来?

公元前504年夏,在阳虎的授意下,季孙斯被派往晋国献捷。

我们知道,原本献捷是诸侯列国战胜了戎狄蛮夷后,将俘虏和战利品的一部分去献给天子,一是报喜,二是尊王,三是展示自己的功绩。

到后来,诸侯列国战胜了戎狄蛮夷,将俘虏和战利品的一部分去献给盟主或其他同盟国,一是展示自己的功绩,二是加固同盟关系。

这些,都是一种“战胜了外敌而献捷”,献的都是针对戎狄蛮夷得来和战利品和俘虏。

再到后来,诸侯列国战胜了非戎狄蛮夷的诸侯国家,也开始将战利品和俘虏献给盟主或其他同盟国,以展示功绩,加固同盟关系。

这个性质就变了,是一种“无论战胜的是自己的兄弟甥舅国家还是戎狄蛮夷这样的外来敌人就献捷”。

用孔子的话讲,是礼崩乐坏!

由于战斗力低下,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来,鲁国很少在战场上露脸,很少搞什么献捷这样的事。

现在打了胜仗,阳虎提议献个捷,有问题吗?

没有。季孙斯想也没想就带着郑国俘虏和战利品去了晋国。在季孙斯看来,这完全是一趟美差。

阳虎又笑了。

鲁国是最讲礼仪的诸侯国家,但如今战胜了自己的同姓诸侯郑国,居然也拿着同姓兄弟的俘虏和战利品去晋国献捷,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鲁国在季孙斯这样的执政上卿领导下,已经完全不讲礼了。

这对整个鲁国的士大夫阶层来讲,几乎是不可接受的!

而阳虎已经敏锐地察觉到,在士与大夫这两个层面,如果说大夫是属于上级阶层,那士则属于下级阶层。

大夫的力量越来越薄弱,来自士一级的力量将越来越强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