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狂士琴牢:为什么孔子要批评琴牢赴卫国吊唁宗鲁?(1 / 4)

加入书签

郯子办完公差就回国了,孔子学到了文化知识也回阙里继续与曾点、冉耕等几人研讨交流。

孔子继续开门招徒,尽管学生很少,但孔子相信自己。

只要自己的学问足够深,学生一定会越来越多。

这不,孔子很快就有另一个学生了,琴牢。

琴牢,氏琴名牢,字子张、子开,人称琴张。

有意思的是,琴张之所以以琴为氏,应该是因为善于抚琴,是当时有名的琴师,故以乐器为氏,是琴氏鼻祖。

因为琴牢以牢为名,故其后人也有以牢为氏的,故琴牢又成为牢氏鼻祖。

有意思的是,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一种叫琴人的官职,源于楚国公室芈姓。

据说,楚国的琴人并不是抚琴的乐人,而是守护琴城的官吏。

这个琴城也不是产琴或者以琴出名的城邑,而是指楚冢,即楚国的琴人是专门守护楚国公室陵墓的官员。

于是,楚国的琴人之后,就有以琴为氏的,这便是楚国的琴氏渊源。

琴牢本是卫国人,有一次到鲁国,在曲阜的阙里听了孔子的一堂课,顿时对孔子佩服得五体投地,就拜孔子为师,成为孔子早期弟子之一。

有意思的是,孔子早期弟子中,曾点也好,琴牢也好,都是性格不羁,被世人称为狂人。

曾点的狂,我们都知道了,鲁国第一大权臣季孙宿去世时,这小子居然跑到季府门前放声歌唱。那琴牢狂在哪里?

这要与卫国发生的事有关。

卫国发生的事,当然是指卫国内乱的事。

这事虽与鲁国没多大关系,但与鲁国孔子的学生琴牢有关,那我们就好好讲一讲。

最近列国诸侯内乱不断,如楚国,居然发生了国君楚平王占了儿子太子建的老婆,又屠戮功勋赫赫的伍氏家族,迫使伍子胥追随太子建流亡宋、郑、晋等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