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平丘会盟(上):为何郑国执政大夫子产要向晋国提出减免贡赋?(1 / 3)

加入书签

此时,最灰头土脸的人当然是季孙意如。

季孙意如见子叔弓率鲁军讨伐费邑兵败,再听说费邑居然投靠了齐国,心头火气直窜,下令全力进攻费邑!

而且,季孙意如命令:对费邑人,见一个抓一个,全部充为奴隶!

你季孙意如昏了头了?这可意味着公开与齐国交火!抓费邑人,那就是抓齐国人!

家臣冶区夫劝谏道:“主公,请沉住气。如今费邑已经属于齐国,主公不能下这样的命令。

臣以为,对费邑不能讨伐,如果主公以威严震吓他们,以愤怒让他们恐惧,那费人不依附南蒯还会依附谁?费人就会真心实意跟着南蒯叛乱,这是把民心送给南蒯。”

季孙意如这才如梦初醒,他点点头,问道:“大夫有何妙策?”

冶区夫道:“主公,臣建议对费人要施之以恩。唯有感化费邑,让费邑民众都知道他们跟着南蒯作乱是错误的,就会想起主公的种种好来,就有可能内部混乱,我们才有机会。

主公不妨这样,见到每一个正挨冻的费人,就送给他衣物;见到每一个挨饿的人,就赠之以食物。费人缺乏什么,我们就给予什么。

这样,费人回到费邑后,定会感念主公之德。主公对费人施恩,费人就会报恩,就会起来反对南蒯,而不会再替南蒯守城,替他战斗!”

季孙意如深以为然,立即按冶区夫的意见吩咐下去,并且冶区夫具体负责操作层面的事务。

当然,收获人心的工作,并不能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

那就慢慢来,既然费邑作乱的事,从国内矛盾转化成了国内矛盾与国外矛盾相交织的问题,那就要两手抓。

一手抓人心,一手抓外交。

外交的事,当然是鲁国必须立即向晋国汇报,齐国居然将鲁国的费邑给拿去了,要求晋国出面主持公道。

当然,外交的事,往往不是单方面的事。

季孙意如正想着要去晋国一趟,晋国倒来了通知,要求列国诸侯赴平丘参加会盟。

公元前529年8月初,晋国国君晋昭公召集鲁国、齐国、宋国、卫国、郑国、曹国、莒国、邾国、滕国、薛国、杞国、小邾国等列国诸侯于卫国重镇平丘开会,并邀请了周王室的卿大夫刘献公参加。

平丘,春秋时期卫国城邑,在今河南封丘县东南平街。晋国之所以要在此时组织大规模的国际会议,是因为春秋江湖出了大事!

晋国在这些大事中,一直都没有作为,盟主威信和国际影响力急剧下降,必须通过会盟的形式来重新明确晋国的盟主地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