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一代权臣:为什么说季孙宿是彻底架空鲁国公室的关键人物?(1 / 3)

加入书签

季孙宿听说阳虎赶走了孔丘,内心有些不悦,对阳虎道:

“孔仲尼此人,少年即可为儒,主持丧礼从无过错,且五父之衡跪求父亲之墓,孝心感动曲阜。

宿这才明知孔仲尼尚处守丧之期,仍邀请他赴宴。先生又何必为难他呢?”

阳虎正色道:“为主公尽心职守,是臣的责任。主公邀请一守孝之士前来赴宴,此为不礼。

仲尼虽为一介少年,但在礼法教仪上已展露头角,主公应珍惜人才,他日纳为己用。

但仲尼今日如果参加赴宴,今后必将成为其一生的诟病,有辱其名声,不利其成长。

臣如果放仲尼进府赴宴,那是在害他,与主公广纳天下贤士之用意不符,也让天下贤士认为主公用人不实,从而失信于天下。

于臣,此为不忠;于仲尼,此为不义、不孝;于主公,此为不智、不信。不礼、不忠、不信、不义、不孝之事,臣必须要为主公着想!”

季孙宿听后无限感慨,对阳虎无比敬佩,由衷道:“若非先生用心事奉,宿险些犯了大错。宿已年迈,纥儿今后就靠先生多多辅佐了。”

从此,季孙宿对阳虎更加信任,将鲁国国政方面许多核心机密事务与阳虎商议。

阳虎也充分展示了其才华,帮助季孙宿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成为季氏家族除宗主外说一不二的牛人。

单是在对孔丘的态度上,阳虎虽然拒绝了孔丘赴宴,但他仍建议季孙宿要重视这个人,甚至好好培养孔丘!

怎么个培养法?

根据阳虎的建议,一旦孔丘服满孝期,就安排孔丘入季氏门下,从基层做起,考察并锻炼孔丘的实践能力。

到了公元前532年,孔丘年满二十及冠,并娶妻生子后,季氏专门派人去了孔府,表达了季氏家族热烈欢迎孔丘这样的贤士之意。

孔丘当时正需要工作,便答应到季氏家族打工,成了季氏家族的小吏。

一开始,季氏家族任命孔丘为委吏,这是一个管理仓库的官吏。

孔丘也不辱厚望,将仓库打理得井井有条,尤其是对进库、出库以及日常监督管理做得非常细致到位,从不出半点差错,让季氏家族上下都对孔丘刮目相看。

后来,孔丘被提拔为季氏家族的乘田,即管理牧场的官吏。

孔丘在任上照样勤勉履职,展示了非凡的工作能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