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襄公暴毙(1 / 4)

加入书签

有人说,为什么叔孙豹不去找国君鲁襄公商议此事?

非得要找季孙宿和仲孙羯商议,结果碰了壁,这也是活该。

这个真的不能怪叔孙豹。

因为春秋走到这个时候,鲁国的国君不再是主角,主角完全是三桓了。

国政悉数出自三桓,而鲁襄公这样的鲁国国君,只能是一个形式主义者。

用后世人不客气的说法,整个就一提线木偶。

鲁襄公对自己祖先周公旦建立的国家已经没有任何掌控权了,当然,三桓也会说自己的祖先也是周公旦。

只是,如今公室这个大宗撑不住了,三桓这样的小宗却枝繁叶茂,完全掌握了整个国家。

前面我们讲过,鲁襄公第一次去楚国朝见,当叔孙豹等人因楚国大丧被困于楚国时,鲁襄公还挺享受在楚国的日子。

因为在楚国,鲁襄公是真正被楚国人当成一国诸侯对待的。

倒是在自己的鲁国,鲁襄公整天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生怕自己哪里犯点错,就分分钟被自己的公卿大夫们给干掉了。

所以,鲁襄公很不愿呆在鲁国,只要有机会,他宁可呆在国外。

在楚国的几个月,可能是鲁襄公最放飞心情的几个月。他被楚国宏伟的宫殿建筑深深打动了:这才是一国之君应该享受的生活。

从此,鲁襄公把一切都交给了三桓,一切按三桓的要求去做,在做事的过程中,他只要把握好程序不违规即可。

鲁襄公只对三桓实力最强的季孙宿提出了一个要求:允许寡人修建一座宫殿吧。

季孙宿同意了,这几乎是一种施舍,是臣子对国君的施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