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局势多变:为什么说晋国又牢牢掌握了春秋争霸主动权?(1 / 3)

加入书签

看来,随着秦国、楚国最近一些年来非常低调,加上齐国刚刚被晋国收拾了一顿,如今的晋国在整个春秋江湖可谓是如日中天风光无限。

紧紧追随着晋国的鲁国,看起来日子将越来越好过。

对了,我们好长时间没讲讲国际局势,也没好好讲讲春秋十二诸侯的基本情况了,这个必须好好交代。否则,鲁国的鲁襄公以及一干公卿大夫们真的要无从适从了。

我们把时间节点设在公元前550年左右,先讲讲整个国际局势。

这个时候的春秋整个国际局势,天子是周灵王。周灵王在干什么?他什么也不用干,因为他什么也干不了。春秋都走到了这个时候了,对于列国诸侯来讲,天子可有可无。

周灵王只要关心自己的王室,别出乱子就行。然后,就是呷着茶,看着列国诸侯的各种乱象。

列国诸侯的乱象,几乎每年都有,也貌似见怪不怪。我们先讲讲西方大国秦国,此时正是秦景公时代。

公元前559年,晋国组织了晋、鲁、齐、宋、卫、郑、曹、莒、邾、滕、薛、杞、郳等诸侯讨伐秦国,这便是迁延之役。

此战,秦国并未受到多大损失,但秦国也见识了晋国超强的号召力与战斗力,故迁延之役后,秦景公从秦国发展的大局出发,有意与晋国停战休兵。

晋国也要寻求一个相对安定的西线环境,所以有意与秦国休战。于是,公元前549年至公元前547年,双方互派使者,初步达成休战的意图。

但是,由于双方矛盾积累太深,近十年来秦国与晋国虽然未再开战事,但双方并未结盟,仍处于敌对状态。

由于秦国与晋国长达十余年的休战,使晋国免除了西线兵患,秦国也获得了一个时期的稳定发展期。

与秦国结盟的是南方超级大国楚国,楚国此时的国君是楚康王。楚康王时期的楚国,最主要的敌人除了晋国外,就是吴国。

公元前559年,楚军讨伐吴国,却被吴国击败。公元前555年,楚军借郑国内乱之际,出兵伐郑,结果被一场冰雨给击败,损失惨重。

连接遭受重大军事打击的楚国,其国际威望严重下降,楚康王忍辱负重,终于在公元前549年在巢邑大败吴军,并射杀吴王诸樊。随后,于公元前548年,楚军讨伐并一举灭了叛楚归吴的舒鸠国。

楚国看来重新崛起了,吴国遭受重创后,看样子楚国的东线威胁大大减轻,这意味着楚国迟早将要北上中原,继续与晋国争霸。

其他几个中原传统诸侯都不怎么太平。如传统小强诸侯郑国,先是于公元前563年爆发了五大夫之乱,然后是子孔专权,直到公元前551年,子孔被郑国公卿大夫们杀死,郑国才算稳定下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