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赴晋求援:叔孙豹是如何说服晋国出兵救鲁国的?(1 / 2)

加入书签

军事斗争上,鲁国总算取得了胜利。但鲁襄公也好,叔孙豹以及众公卿大夫们也好,心里非常清楚,凭军事实力,两个鲁国也不是齐国对手。

何况,这一次既然与齐国正式干上了,那就必须干到底。否则,来自齐国的报复是灾难性的。

没有晋国的救援,鲁国根本没有其他路可走。更何况,山东齐、鲁、莒、邾四大国,鲁国完全被孤立,几乎年年遭受来自三国的侵略。

公元前557年冬,执政上卿叔孙豹急赴晋国聘问。这一次,叔孙豹几乎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向晋国控诉了齐国对鲁国的恶行。

但是,此时的晋国国君晋平公刚即位,而且又是一个少年国君,国政大权几乎都在晋国六卿手中,尤其是作为执政上卿的中军元帅手中。

此时的晋国中军元帅是荀偃,他得到了叔孙豹送来的厚礼后,热情接待了叔孙豹。但对鲁国要求晋国出面主持公道一事,荀偃为难道:“贵国的事其实我们都知道,但由于寡君还没有举行禘祭,百姓也未得安息,实在没法救啊。”

禘祭,是服丧三年之后举行的一次大型祭祀活动,禘祭以后意味着国丧期满,大家可以脱去丧服回归正常的生活。但晋国先君晋周去世才一年,所以荀偃说尚未举行禘祭。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当然不是,其实就是晋国实在不愿意在此时的国际环境中选择与齐国交恶!

此时的国际环境是怎么样的呢?

一是楚国已经对失去中原火大得很了,极有可能随时北上中原。如果与齐国交恶,那晋国再强大,也承受不了两大强国的联手夹击。一旦晋国在中原受挫,那晋悼公时期遭受重大打击的西方大国秦国极有可能借机从西线向晋国发起进攻。甚至,连晋悼公时期通过和戎政策与戎狄交好的态势也会被打破。如果那样,晋国面临着四面之敌!

二是齐国再怎么样,不可能选择直接对晋国开火。所以晋国对齐国是能忍则忍,最多只是口头予以警告。

鲁国当然知道这其中奥妙,所以只要邾国、莒国这样的诸侯进犯鲁国,鲁国既可以直接迎击,也可以向晋国汇报。晋国当然要帮着鲁国,可以直接对莒国和邾国予以沉重打击。

但齐国进犯,鲁国只能忍气吞声。只是,如今的齐国实在是太过分了,鲁国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但即使是这样,晋国也还想着通过安慰鲁国的方式,让鲁国继续忍耐。

所以,当荀偃表示出晋国的这个态度时,叔孙豹急了,甚至急得差点哭了:“元帅,您是不知道啊,齐国佬几乎是三天两头侵略敝国。本来,寡君也觉得贵国先君之后事之故,不好意思来请求贵国主持公道,但敝国人民已经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实在是不能再拖了。

而且,这一次,齐国居然趁着贵国率联军讨伐许国之际再次侵略敝国。联军又与楚军战于湛阪,取得大胜,齐国这是根本没把贵国放在眼里啊。如果没有贵国的救援,敝国将很快亡于齐国。为此,寡君引领西望,苦苦盼着贵国的援军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