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社稷之臣:为什么仲孙蔑被称为当时鲁国两大支柱之一?(1 / 2)

加入书签

仲孙速的父亲仲孙蔑作为鲁国三桓之一,卿大夫,位高权重,却十分清廉,其为政思想是主张节用和发展生产。仲孙蔑与季孙行父被称为当时鲁国两大支柱,社稷之臣,着名的外交家、政治家、军事家,也是振兴孟氏家族的重要人物。

仲孙蔑被的后人津津乐道的主要有三件轶事,一是以贤为富。据说,有一次,仲孙蔑赴晋国聘请,晋国卿大夫韩起热情款待了他。

韩起的款待是仲孙蔑在晋国的日子里,请仲孙蔑吃了三场酒,而且都是家宴。令仲孙蔑吃惊的是,韩起安排的饭局非常高大上,用史料的记载讲,就是一应酒具和陪酒用的乐器直接放在餐厅,不用搬来搬去。

要知道,吃一餐饭喝一顿酒不稀罕,稀罕的是那些当时被认为是宝器的酒具和乐器,韩起府上居然至少有三套。

所以仲孙蔑当时就感慨道:“看来,夫子确实是富有人家啊。”

韩起洋洋得意,问仲孙蔑道:“这算不了什么啦,对了,夫子与起相比,谁更富有些?”

仲孙蔑摆摆手道:“蔑怎么敢与夫子相比?如果真要与夫子比,夫子是富豪,蔑是贫困户。蔑之府上,唯有两人算是财富,一个是颜回,一个是兹无灵。他们都是士人,蔑之孟氏家族,就靠这两位贤能的士人打理,保证了孟氏家族安定和谐,让百姓安居乐业。可以说,颜回和兹无灵定是蔑的全部财富了。”

韩起听后惭愧不已,送走了仲孙蔑后,他对自己的家臣道:“看看这位鲁国大夫仲孙蔑,真乃君子也。他以奉养贤者为富,而起却以拥有钟石金玉为富。相比之下,起实在是鄙俗小人也。”

这件事,后来传到了鲁国,仲孙蔑由此得到了孔圣人的高度评价,当时孔子正在着手编撰《春秋》,就对助手道:“孟献子的以贤为富,足可以载入《春秋》了。”

孟献子就是指仲孙蔑,不过,这个故事显然存在很大的问题。且不说那位兹无灵貌似一直以来没有在鲁国的政坛上露过脸,单说颜回好了。

颜回是孔子高徒,他的故事我们后面会讲,但他是公元前521年出生的,而仲孙蔑早在公元前554年就去世了,这个时候,哪来的颜回?

当然,这个故事主要是从侧面反映了仲孙蔑的以贤为富的品德,而且可以肯定的是,仲孙蔑确实在当时是有着很高的评价的,我们也不要过于纠结其真实性。

仲孙蔑的第二个优秀品德是不争民利。在仲孙蔑看来,一个人所处的地位不同,在涉及到与老百姓利益相关问题上,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