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迁延之役2:为何鲁军是第一个渡过泾河寻秦军决战的?(1 / 2)

加入书签

叔孙豹作为鲁国执政上卿、鲁军统帅却不这样想。

秦军并非弱旅,此次伐秦,尽管联军势大,但一路进发,根本没遇到过象样的抵抗。秦军真的如此不堪一击么?也许,这正是秦军的诱敌深入之计。

叔孙豹是这样想的,晋军中也有不少人是这样想的。

是啊,哪里曾听说过秦军这般弱爆了的表现?那可是传统上的西陲霸主,自建国以来,长期与西戎部落作战,不知吞并整合了多少西戎部落,至今形成一大强国。

戎狄好战狠勇,一直以来便是晋国的三大强敌之一。晋国也是采用了魏绛的和戎之策才勉强平息了北境戎狄之患。

而现在,秦国明明有一定的战斗力,至少可以与联军打个几仗的。现在却是根本不接战,不是诱敌深入又是什么?

于是,军事会议召开了。联军统帅荀偃必须作出决定,如何继续用兵。

但参会的列国诸侯军队统帅却没人发言,至少叔孙豹不想发言。这种重大决定,放着那么多晋国帅佐在,自己当什么出头鸟?

其实,包括晋军各帅佐和各国统帅都很清楚,十三国联军已经到了泾河,很快就可以进军到秦国都城,这还用得着开会决定?

明摆着的事嘛,此时不进兵,更等何时?

但荀偃却犹豫了,他见没人发言,会议陷入了冷场,荀偃哪敢敢轻下决定?连晋军那么多帅佐都没发言,说明这是一个重大决策难题。

于是,荀偃宣布暂时休会,第二天再议。

这让晋国大夫叔向非常犹豫,一方面他想不通元帅怎么不干脆点下令渡河。另一方面,他作为军中大夫,此次承担着准备渡船的责任。

联军那么多部队,眼下已经筹集到的渡船不可能一次性让将士们渡过泾河。如果到时元帅下令渡河,结果自己的渡船不足,影响渡河进度,那自己的责任大了去了。

怎么办?叔向认为,联军肯定是要渡河的,只是此刻在泾水东岸暂时休整而已。

既然如此,那为何不让部分军队先渡过河去呢?对了,鲁国一向对晋国恭敬有加,何不劝鲁军直接渡过河去?

于是,叔向就去找叔孙豹。

叔孙豹见叔向来了,顿时知道其用意,对叔向道:“豹知道夫子的来意。请夫人放心,豹明天就率军渡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