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为吴哭丧:为什么鲁襄公要到宗庙为去世的吴王寿梦哭丧?(1 / 2)

加入书签

那鲁襄公就眼睁睁看着鲁国公室被三大家族给侵占?当然了,鲁国的春秋史上,最窝囊、最可怜、最受气的国君,敢情就是这位鲁襄公了。一切的一切,就是自己实在太年幼就即位,国政不得不由三桓掌控。

本来,在晋国国君晋悼公的干涉下,鲁襄公亲政了,但他亲政两年了,现在十四岁了,但根本没真正亲过什么具体政务,而且,一个十四岁的少年,而且并非是天纵英才的那种,哪敢对牢牢把控鲁国政坛的三桓有半毛钱意见?

鲁襄公自即位以来,年仅三岁,然后我们不断见到鲁襄公奔波在国际舞台,几乎这十余年来,他貌似就到处在奔波。当然,他只是一个傀儡,因为每次出门,都是由卿大夫在旁边陪护的。他根本不可能代表鲁国,甚至连自己都代表不了。

直到他十二岁了,仲孙蔑陪着鲁襄公参加晋国组织的伐郑行动,结束后送晋悼公回国。在黄河岸边,晋悼公请鲁襄公吃饭,问他年龄,他都不敢回答!最后是仲孙蔑代他回答。

这让同样是少年即位的晋悼公对鲁襄公非常同情,晋悼公故意提醒鲁国卿大夫们,说鲁侯年满十二可以行冠礼了,意思就是希望鲁襄公能够亲政,将公室的权力慢慢收归。

但令晋悼公万万没料到的是,正因为如此,以季氏家族为首的三桓,反而对慢慢长大的鲁襄公忌惮起来。于是借着军制改革之际,来了一个先下手为强,将原本属于国君的军队给分了,同时分掉了一大半的原本从属于国家军队的士大夫和土地!

但凡是个人,只要在鲁国国君这个位置上,都会对此愤愤不平,但又无可奈何!

鲁襄公如今已经十四岁了,他当然也是如此。

对此时已经丧失了父母双亲的鲁襄公来说,这世上没有一个鲁国人是值得自己信赖的!唯有晋国,才是自己最大的依靠!

鲁襄公更相信,只要自己牢牢追随着晋国,尤其是那位对自己暗中加以关怀的晋侯,那他至少是安全的。

所以,这些年来,鲁襄公对晋国的事业尤为重视,什么事都亲历亲为。

公元前562年4月,鲁襄公又参加了晋国组织的晋、鲁、宋、卫、曹、齐、莒、邾、滕、薛、杞、小邾等国联军讨伐郑国,并参加了这十二国的亳城会盟。

同年7月,鲁襄公又参加了十二国萧鱼之会。根据会议精神,派出鲁军再次讨伐郑国,最终郑国实在招架不住,投降联军。

晋国疲楚制楚的大业,终于取得了标志性的胜利。鲁国在最近几年对晋国一连串的军事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极强执行力,让晋国非常满意。

鲁襄公也知道,晋楚争霸中,晋国最在乎的是中原的郑国,以及东南的吴国和西方大国秦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