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惨淡落幕:为什么说穆姜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女人?(1 / 3)

加入书签

看来,穆姜就此只能在哀怨中渡过余生了,鲁国的史料,最后也无非记录一下某年某月某日,太后穆姜薨之类的文字。

是的,穆姜确实过得很凄凉,尤其是在后来鲁成公去世后,当时即位的鲁襄公年幼,大权全部被三桓掌控。季氏和孟氏对穆姜当然不可能有好脸色,他们夺走了穆姜的一切。

当然,这也是穆姜自作自受,她也不在乎,老娘反正什么都没了,光脚的还怕你们穿鞋的?你们还想怎么着?

穆姜认为,自己已经放弃了一切,此生再无追求,随便吧。

但穆姜还是有两样东西的,其中一样便是自己的寝宫。

鲁成公去世后,年仅三岁的鲁襄公即位,那鲁成公的夫人齐姜就成了太后,穆姜就成了太上太后。按理穆姜住的太后寝宫可以仍旧由穆姜使用,儿媳妇齐姜成了太后,另外给她一处太后寝宫即可。

但三桓不会让穆姜有好日子过,这是太后寝宫,你这老太婆已经不是太后了,搬家吧。

就这样,穆姜被迫搬到了原世子的东宫。太后寝宫与东宫的待遇当然不一样,穆姜当然只能任人宰割。不过,既然搬家了,那就占个卜,看看自己的时运到底会如何。

占卜的结果相当不错,绝对的是一个上上之卦,用当时的话讲,就是“随”卦。

当时负责占卜的史官对穆姜非常同情,见此卦象,非常高兴。他对穆姜道:“禀太后,这是上上之卦,大吉大利。”

根据当时流行的周易解释:随,即元亨利贞,无咎。

根据史官的解释,元亨就是大通、非常顺利的意思。利贞就是有利于正直而坚定的人。随卦对正直且意志坚定的人来说,就是元亨,大吉大利,一切顺遂。结果当然是无咎,即没有祸患。

谁知穆姜却淡淡一笑,道:“太史勿用安慰哀家了,哀家在齐国时也是学过周易的,周易之卦词,不能断章取义,每个字都有其特殊的意义,而且都要与人的行为相对应的。

元乃首,唯能体恤人心才能立于人上。亨乃享,唯有品德高尚才有资格协调礼仪,主持嘉宾之享。利乃道,言行举止唯有利于天地万物,才能调和道义。贞乃本,本体坚强才能够成事。

但哀家呢?怀不仁之心参与动乱,非元也。德行有缺祸乱国家,非亨也。违反天道致自取其辱,非利也。身为国母不能母仪天下,非贞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