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暗害季氏:为什么晋灵公竟然拘捕鲁国执政上卿季孙行父(1 / 2)

加入书签

叔孙侨如另外两条线,一条是太后路线,一条是晋国路线。这两条,必须结合起来画。

于是,就在公元前575年鄢陵之战前夕,当鲁成公奉晋国之命,率鲁军正准备出发赶赴前线时,穆姜出面了。

按照叔孙侨如的计划,穆姜以亲自为国君送行的名义,私下里对鲁成公提出要求:驱逐季孙行父和仲孙蔑两人!

啊?母亲哪根筋搭错了,居然无来由驱逐两位卿大夫,其中一位还是德高望重的执政上卿?

鲁成公头嗡地一声就炸了,他定了定神,耐心对穆姜解释,列举了一百个不能这样做的理由。

但穆姜已经铁了心,为了叔孙侨如,老娘就干一把你国君的内政又如何?穆姜冷冷对鲁成公道:“国君还是尽快驱逐这两人吧,这两人在一天,鲁国就被他们掌控一天。如果国君不愿驱逐这两人,那他们中的任何一位,可以替代国君做这事。”

穆姜一边说着,一边将手指向不远处的两人。鲁成公一看,是自己的两位兄弟公子偃和公子鉏正好从前方走过。

穆姜这话讲得重了,意思就是,如果你再不听话,那老娘就立他人为国君!

鲁成公无奈,只好口头应付道:“此事非同小可,待寡人回来后从长计议如何?”

穆姜再不说话,她冷冷盯了一会鲁成公,把鲁成公直盯得脊背直冒冷汗。要知道,由于自己率领鲁军在外,国内无人,如果太后真要发动政变的话,极有可能将自己给轰下台。

鲁成公并非昏君,他前后思量了一番,命令已经集结起来的鲁军稍作停顿,自己则与季孙行父和仲孙蔑、公孙婴齐作了紧急安排。

最后,鲁成公命仲孙蔑不再随军参战,而是以卿大夫之名,加强戒备,负责宫内守卫兼曲阜警戒。自己则将鲁军暂时驻扎在都城曲阜城外不远处,分出一部分兵力在都城外设置警戒。

这样一来,穆姜关于另立国君的威胁就全部消除,鲁成公这才急匆匆赶赴鄢陵前线。

但这样一折腾,结果鲁军到达鄢陵时已经是迟到了,而且是晋国要求的联军中,最后一个到达的。

叔孙侨如大失所望,他原本以为趁国君出征国内空虚之际,利用太后之威,定可以迫使国君驱逐季孙行父和仲孙蔑。结果鲁成公用加强戒备的措施,直接解决了问题。

而且,通过此事件,叔孙侨如明显感觉到,国君对季氏、孟氏更加信任,自己的处境倒是日益艰难起来。

但叔孙侨如能甘心么?当然不能。既然你国君不信任老子,那老子阴你一把。只要晋国因为你国君而生气,那老子自有文章好做。

所以,晋国取得鄢陵之战胜利后,立即召开了由晋国、齐国、鲁国、卫国、宋国和邾国参加的沙随会盟,商议讨伐郑国之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