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鄢陵之战1:晋楚两强大战,鲁国为什么选择站队晋国一方(1 / 2)

加入书签

让鲁国叹服的是,晋国的对楚一战,绝对不是愣头青一样的直接出兵跟楚国干。晋国需要作进一步的准备,这个准备就是公开将吴国拉进自己的圈子。

公元前576年周历11月,晋国组织了中原列国诸侯会议,与吴国一起商议如何对楚国来一场外科手术式的打击。鲁成公这次不用辛劳了,代表鲁国参会的,是叔孙侨如。

因为这次会议,并非是国际盟会,而只是一个初步磋商。但就这样一个初步磋商,让楚国高度紧张起来。

让楚国高度紧张的除了吴国终于加入了晋国同盟圈,关键是这次会议的地点,居然选择到了钟离。钟离,原本一个淮水流域的赢姓小国,相传是伯益后人所建。随着楚国崛起,钟离归附楚国,是楚国的附庸国。

钟离地处徐国与吴国之间,这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因为后来,这里出了一位叫朱元璋的大明开国皇帝。正是这位姓朱的皇帝,将钟离改名为凤阳。

这个就不多扯了,反正对楚国来说,一帮家伙聚在一起商量着对付自己,居然把会议地点放到了自己家里!

楚国掂了掂自己的斤量,突然发现自从传统盟友秦国被打残后,自己基本没了盟友。而且那个春秋新贵吴国的实力越来越可怕,如果这个时候楚国再继续对中原用兵,那可能会遭到重大打击。

难道就任由不利于己的态势继续发展下去?当然不可以。那除了发动战争,还有什么办法?

办法是有的,那便是拉拢中原诸侯。

中原诸侯中,除晋国外,战斗力最强的,无疑是郑国和齐国。但齐国不好控制,一方面离楚国远,另一方面齐国本身也想着称霸江湖。

那就是郑国了。楚国行动了,但楚国这一次没有动用武力,而是破天荒采取了怀柔政策:一是借许国向楚国救助之际,帮助许国迁国至楚国内地,彻底解决郑国与许国的历史遗留问题,这就变相承认郑国占有许国的许田为合法行为;二是以属于楚国的汝阴之地,换郑国对楚国的归顺。

汝阴之地,即汝水以北的土地。郑国得此好处,立即表示背叛晋国,全面归顺楚国。

楚国大喜,立即命令郑国全面进攻宋国。在楚国看来,正是这个宋国,忽悠了楚国,诱使楚国与晋国达成弭兵会盟,结果让楚国利益得到了极大的损害,让晋国获得了巨大利益。

郑国与宋国本就是世仇,此时得到楚国大力支持,立即发兵进攻宋国。宋国哪曾想到,郑国居然也背弃了弭兵会盟盟约,悍然向自己开炮?

公元前575年夏,郑国大举进攻宋国,宋国惨败大败。史料记载,全军覆没,统帅被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