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郑国反晋:为什么郑国这次公然反叛了晋国(1 / 2)

加入书签

晋国对鲁国的盘剥还没有结束。到了冬天,晋国人又来了,这一次,是命令鲁国出兵讨伐郯国。

前面讲过,吴国这几年在晋国的支持下抖了起来,居然出兵北上讨伐了郯国。郯国国小力微,最终无奈屈服吴国。

结果晋国不去教训吴国,反而认为郯国居然投靠了东夷,那就是脱离了中原诸侯联盟,那就得教训。

这算什么逻辑?典型的强盗逻辑!

可怜的郯国,先被吴国欺负,现在又要被晋国教训。

突然想起中东那个二战后成立的强国,在某国的大力扶持下,只要符合某国的利益,就可以在中东甚至全世界耀武扬威,这个强国不就是春秋时期吴国的翻版么?

郯国可是鲁国的邻国,前面说过,郯国北边与莒国交界的向地,正是鲁国的地盘。晋国要教训郯国,最好的打手当然是鲁国了。

一开始,鲁成公黑着脸,不想搭理晋国使者,结果晋国使者把脸拉成了驴脸,鲁成公顿时差点吓出尿来。

于是,鲁成公立即换一幅笑脸,还准备了一大堆礼物给晋国使者,希望晋国使者回去能够告诉晋侯,体谅体谅鲁国的难处。

结果这位晋国使者撂下一句话:“寡君的事,是天大的事,必须立即执行。鲁侯如果想要失信,那就失一个试试看。后果,等着瞧好了。”

唉,弱国哪里有外交?可怜的鲁成公,可怜的鲁国三桓。别看大家在自己的国家内一个个牛哄哄的,但到了国际舞台,就只有被驱使的命。

晋国作出一个挥大棒的样子,鲁国上至国君下至在场的内侍宦官,都吓傻了。

那还不赶快出兵?

最后,还是由叔孙侨如率鲁军,参加了晋、齐、邾、鲁四国联军,杀向郯国。

可怜的郯国哪里有半点反抗能力?结果自不必说。郯国举手投降,连连表示,愿忠心追随晋国老大,维护中原秩序。

晋国连续给鲁国挥了几次大棒的样子,这让鲁国在整个春秋江湖都丢尽了脸。晋国国君晋景公想想也确实对不住鲁国,那给根胡萝卜吧,算是安抚安抚鲁国人。

晋国给出的胡萝卜是女人,但不是送给鲁成公当老婆的,而是送了媵女过来。原来,夏天的时候,宋国国君宋共公向鲁国求亲,鲁成公就将自己的妹妹伯姬嫁给了宋共公。

伯姬嫁给宋共公,后人就称她为宋共姬。根据当时诸侯结亲的惯例,一国嫁女,同姓之国为表示友好关系,往往会出媵女陪嫁,以示友好。

之所以一般是同姓诸侯,那是因为同姓的可以确保不会搞错,万一异姓诸侯送来的媵女正好跟娶妻方同姓,那就违反了周礼同姓不婚的规定了。当然,除了送出媵女外,还有大把的陪嫁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