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晋楚争雄:晋国在泌地之役中败于楚国,但鲁国为何仍追随晋国(1 / 2)

加入书签

既然今天是国际时局分析会,那我们讲完了陈国,再讲讲楚国和晋国吧。

首先必须要说的是,此时的中原第一强国,貌似不再是晋国,而是楚国了。因为晋楚两国于公元前597年夏爆发了着名的泌地之战,这场战役最终是楚军大败晋军。

战役的起因就是楚庄王强势北上,先是兵围刚刚又投靠了晋国的郑国,晋国立即出兵来救郑国。结果,楚军强势攻击下,郑国抵挡不了,无奈再次向楚军投降。

但晋军已经出动了,楚晋两军就在泌水边展开大战,由于晋军内部将帅意见不一,使楚军有了可乘之机,最后楚军发起猛攻,晋军大败。

过了两年,即公元前595年,楚国再次北上,这次是攻击晋国铁杆盟友宋国,先是灭了宋国附庸萧国,再是兵围宋国。

晋国刚败,无力来救宋国,结果宋国都城商丘被楚军围得团团转。

看来,宋国也是要被打残了的,最终的结果貌似除了向楚国投降外没有其他出路。那晋国怎么没来救?此时的晋国正应付戎狄武装的入侵呢,甚至,连秦国也趁晋国虚弱,出兵侵占晋国地盘。

也就是说,此时的春秋江湖,楚国势不可挡,晋国根本无力顾及中原列国诸侯的死活。

那鲁国就没有半点表示吗?鲁国是不是得向楚国示示好了呢?

季孙行父还在犹豫,但卿大夫仲孙蔑坐不住了。

仲孙蔑求见鲁宣公,对鲁宣公道:“主公,臣听说,小国如果不希望得罪大国,那国君就应该经常派出卿大夫聘问,国君还要亲自朝见。这些工作应该在平时里要做好,不能等到大国发怒了,再临时抱佛脚想着去贿赂大国,那肯定来不及啊。主公,楚军势大,如今宋国被包围。一旦楚国收服了宋国,接下来他们会向哪里进发呢?难道主公还可以高枕无忧吗?”

鲁宣公听着汗差点来了,仲孙蔑说得对啊,亏自己还在嘲笑陈国的事。无论是晋国还是楚国,自己小小的鲁国哪里惹得起?晋楚城濮之战前,鲁国是楚国的盟国,结果在城濮之战时,鲁国临阵投靠了晋国,给楚国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相信楚国佬一定是记着这事的,毕竟城濮之战后三十多年来,楚国因战败,将整个中原拱手让给了晋国,成就了晋国中原列国诸侯联盟盟主的霸业。

现在,楚国强势崛起,晋国却貌似虚弱得很,那还不赶紧向楚国示好?好在这些年过来,鲁国虽然不敢公然表示投靠楚国,但暗搓搓与楚国有着一定的联系。在楚国的眼里,鲁国还算是乖巧的。

那就将这个乖巧表现得彻底一些吧,趁楚军还在围攻宋国,鲁宣公命令公孙归父代表鲁国赴楚营求见楚庄王。当然,这个求见,没有任何其他的表示,就是带去了大把的财物,用现在的话讲,叫劳军。

楚庄王当然很开心,他笑纳了鲁国送来的财物。对鲁国,楚庄王也不想得罪,作为大周王朝传统的重要宗邦诸侯,楚庄王希望不战而屈之。如今鲁国主动来示好,那中原诸侯,岂不是又多了一个鲁国小兄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