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有备无患:去晋国朝见,季孙行父为何要准备吊丧用的财礼?(1 / 2)

加入书签

公元前621年夏,季孙行父赴陈国聘问。季孙行父的差事办得非常顺利,据说,这次赴陈国,季孙行父展示了小心谨慎、彬彬有礼、知礼守礼的鲁国形象,陈国人对他的评价非常高,对鲁国的好感度增加了很多个点。

这让鲁文公很满意,公子遂、臧文仲也很满意。领导满意的结果是季孙行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办差机会,办差多了立功机会就多。立功多了,提拔和奖励自然也多,家族的影响力和实力就会提到提升。

所以,公元前621年秋,刚刚夏天赴陈国出差,此时回到鲁国的季孙行父,还没好好休息几天,又得到了赴晋国聘问的机会。

当时,公子遂对鲁国这次主动赴陈国聘问还是有些担心的,他建议鲁文公必须及时安排一次对晋国的朝见,以探察晋国的态度,同时向晋国示好,以免遭到问责。

是的,这就是鲁国的典型外交,极端的小心谨慎,别去得罪大国。

鲁文公当然全盘采纳了这个重特大意见,命季孙行父出使晋国朝见晋侯。

季孙行父很清楚自己的使命,他本身就是一个小心谨慎的人,此时刚在鲁国政坛上崭露头角,身系季氏家族的平安昌盛,作为宗主自己必须慎之又慎。

季孙行父甚至认为自己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达到祖父季友的威望,所以为人必须低调,处世必须谨慎,办差必须完美!

临出行前,季孙行父亲自去察看了一下朝贡的财礼,对晋国的朝贡可不能马虎。现场察看的结果让季孙行父很满意,他拍了拍副使张三的肩,点了点头,然后道:“很好,辛苦了,不过,还得再备一份礼。你就按遭丧之礼的标准去准备吧。”

遭丧之礼,即遭到丧事应给出的财礼。但这一次,季孙行父赴晋国,那是朝见晋国国君,只需备足贡品即可,为何要备遭丧之礼呢?

张三很不理解,他对季孙行父道:“按照国君的命令,您这次是赴晋国朝见的,下官也没听闻晋国有何卿大夫的丧事,为何要置办遭丧之礼呢?您是否有得到消息,因此备礼顺便去吊丧呢?”

季孙行父摇摇头道:“有备无患,遇事不乱。虽然现在晋国没有什么丧事,但万一我们到了晋国,晋国却突然有了丧事呢?如果我们都有了准备,那就可以不用麻烦再赴一趟晋国吊唁奔丧了。”

张三听得目瞪口呆,暗自摇了摇头,又暗自笑了笑,想想反正你领导怎么吩咐,那老子就怎么办就是,无非是多办几车财礼的事。

令张三真正目瞪口呆的是,季孙行父到了晋国后,晋国居然真的有丧事,而且是大丧事:晋侯薨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