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城濮大战1:春秋史上最着名的一场战役,居然由鲁国给惹出来的(1 / 2)

加入书签

公元前633年冬,楚成王亲率楚军,联合陈国、蔡国、许国、郑国,组成五国联军北上讨伐宋国。宋国一边组织抵抗,一边派人急向晋国求援。

晋文公接到宋国求援信,将眉头皱成了川字:宋国对自己有大恩呐,想当年自己流亡时,宋国国君宋襄公那是对自己极其照顾,送了多少礼物啊。自己也曾经对宋襄公讲过,如果自己能够回晋国当上国君,那今后宋国的事便是自己的事。

但楚国对自己也不薄啊,自己流亡到楚国时,楚王对自己的礼遇一点也不比宋国差,也算是自己的恩人了。现在好了,两个恩人打起来了,一个恩人要自己帮忙,自己帮还是不帮?

宋国,肯定是要去救的。楚国,肯定是不能得罪的。晋文公想啊想,最终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避开楚军去救宋!具体战术是伐曹救宋!

为什么要讨伐曹国?晋文公认为,晋国讨伐曹国是有绝对理由的,想当年曹国对自己大不敬,国君曹伯居然带着一帮女人偷窥自己洗澡,这严重违反礼仪。

对严重违反礼仪的诸侯,晋文公完全可以凭着刚刚在勤王行动中得到的特权予以讨伐:奉天子命讨伐不遵。

曹国是楚国的盟国,曹国如果受到攻击,那楚国必定来救。楚国一旦救曹,那必定从宋国分兵甚至撤军。只要楚军从宋国撤军,那就算是实现了救援宋国的目的。

太妙了,一方面可以惩罚一下那个对自己大不敬的曹国,另一方面可以实现救宋的目的,而且这完全用不着与楚军交手。

那就这样定了吧。公元前632年春,晋文公亲率晋三军讨伐曹国。

晋国大军向曹国进发,遇到了一个问题:必须先通过卫国!

那,先打卫国?当然不行,因为讨伐卫国的理由远远没有讨伐曹国来得充分,如果晋国先讨伐卫国,那极有可能曹国也会紧张,从而促成两国联盟来对抗晋军。而攻打曹国的理由则是全天下人都知道,那个变态的曹国国君居然偷窥人家洗澡,如此严重违礼的事当然得付出代价。

卫国毕竟只是因为自己国内困难无法承担厚待流浪汉的支出,以此为理由出兵伐卫还是单薄了点。那便把理由找得更足一点吧,晋文公派人出使卫国,提出借道的要求。

借道,是春秋时期一项很重要的外交请求。一国使者或军队若要经过另一国,必须先提出借道申请,获批准后方可通过。晋国讨伐曹国,要从卫国穿过,就必须向卫国借道。

卫国此时不但是楚国盟国,也是鲁国盟国。不过,当年那个拒绝重耳入城的卫国国君卫文公此时已经去世了,现任国君是卫成公。卫成公知道父亲在位时卫国没有善待礼遇晋文公,而且晋国历史上曾经搞过什么假道伐虢,现在又想搞假道伐曹?

算了吧,你晋国佬那几根肚肠大家都知道。反正咱卫国有强大的楚国撑着,怕你个鸟?卫成公冷冷地对晋文公的使者道:不借!

卫成公没想到的是,正因为不借,卫国终于摊上了大事。因为晋国根本就不是非得要借你卫国的道,而是要找一个扁你的理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