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一箭之仇:齐国变天,鲁国选择支持公子纠,应该是明智的(1 / 3)

加入书签

搞定了郕国的齐襄公更加骄傲,俨然就是老子天下第一的感觉。谁料风云突变,因为一个小小的错误,即失信于驻守边防的大夫管至夫和连称两位大夫,再加上一开始齐襄公对自己的堂兄弟公孙无知的无情打压,终于使齐国爆发了严重的权力斗争。

公元前686年,齐襄公在内部权力斗争中被杀死,公孙无知篡位成为齐国国君。这些故事,我们在讲齐国时作了详细介绍。

文姜忧心冲冲,齐国政变,齐襄公被弑,使她原本借齐襄公之力,为鲁国图谋更大更多利益的希望成了泡影。

禚地已经不再适合自己居住了,呆在禚邑已经没有什么实质性意义了。文姜毅然作出了决定,回到鲁国都城曲阜鲁宫,她必须继续努力帮助鲁庄公实现鲁国霸业。

这个时候的鲁国上下,已经完全原谅了文姜,鲁国人很清楚,他们的太后文姜,已经为鲁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单凭着吞并了郕国、使鲁国国土面积大大增加这一点,他们对文姜已经非常敬佩了。

回到鲁国后的文姜得到了鲁国上下的热烈欢迎,文姜,也正式以鲁国太后的名义,向列国诸侯展示了一位优秀女政治家的风范。

是的,文姜虽然对于齐襄公的死非常难过,自己也曾经犯过大错,但她没有因此而颓废,她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颓废。文姜去世后,鲁国人给了她一个“文”的谥号,这个谥号足以证明她的才能。

她有足够的才能,去辅助自己的儿子治理好国家。从此,在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弱小的鲁国形势中,文姜大展其才,表现了过人的政治、外交、军事才能。

可以说,文姜已然成了鲁庄公的坚强后盾。此时的鲁庄公,还仅仅是一位少年君主,他于公元前694年9岁时即位,此时才17岁,需要象文姜这样绝对绝对放心可靠的倚重力量。

史料记载,在文姜的辅助下,鲁庄公注重任用贤臣,发展生产,加强军备,爱护百姓。当然,此时我们讲这些还有点早,因为此时的文姜,必须让鲁庄公以及鲁国公卿大夫们高度重视并积极应对齐国政变这样的重特大国际事务。

这个重特大国际事务,当然是与鲁国息息相关的。齐国不但是鲁国的重要邻国,而且这些年过来是鲁国最重要的盟国兼姻亲国。两国关系融洽了,对谁都有利。但两国关系恶化了,对鲁国来讲是重大危机。

齐国公子纠在这次齐国事变中,逃亡来了鲁国。齐襄公有两位异母兄弟,一位公子纠,母亲是鲁国人。一位公子小白,母亲是莒国人。由于齐国内乱,公子纠就逃到了鲁国,公子小白则逃往了莒国。

文姜对鲁庄公道:“国君应该清楚,那个公孙无知,在国内根本没有多少拥护力量,他仅仅靠几位大夫篡位成功而已。齐国上卿国、高两大家族都不会支持他的,母后认为一定不得善终。如今,公子纠已到了鲁国,国君何不善待公子纠,齐国先君无子,公子纠比公子小白年长,极有可能回国继位。”

鲁庄公大喜,命人善待公子纠。公子纠也非常感慨,他这次逃亡鲁国,身边跟了两位忠心耿耿的大牛人,一位叫管仲,一位叫召忽。

正如文姜所料那样,公孙无知篡位仅仅过了一个多月,齐国国内的公卿大夫包括国氏、高氏、雍氏、东郭氏等各大家族牙就联合起来,设计干掉了公孙无知!

齐国堂堂一个高级别的大诸侯国,一时竟没了国君,那怎么成?请也得请一个人来当当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