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麻烦大了:纪齐两国数百年仇怨,怎么办?(1 / 2)

加入书签

鲁桓公庆幸了一番,刚有些自得自己的明智选择,在天子与郑国之间用不选边站队的态度使鲁国避免摊上大事。突然来报,纪侯求见。

鲁桓公头皮一麻,纪国的事,确实是鲁国的一大麻烦事,而且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巨大麻烦事。

纪国是一个商王朝时受封的诸侯国,具体位于齐国以东、鲁国以北,本来与莱国一样,也算是山东半岛一较大诸侯。后来,莱国被齐国所灭,纪国的国家危机感顿时空前增强。

纪国之所以面临重重危机,那是因为齐国一直视纪国为仇敌,现在,齐国又要对纪国动手了。

鲁桓公未亲政时读了不少书,对齐国与纪国的历史当然很清楚。大周王朝一开始按自己的先祖周公旦的周礼与法制实施着对各诸侯国的管理,应该是比较安定的。一切的麻烦,来源于大名鼎鼎的大周王朝第五代天子周穆王。

这个周穆王非常喜欢到处旅游,至今都流传着他甚至驾着八驷超豪华马车与西王母相会等传说故事。

当然,周穆王不可能是真的到处旅游,他是到处征伐而已。尤其是父亲周昭王南征荆楚,最后居然崩于征途,这让周穆王受不了,那就打吧。

就这样,周穆王打仗打了一生,消耗了大把的钱财,死后给自己的儿子周恭王留下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国库空虚!

堂堂周天子没钱花了,那怎么办?

周恭王是一位勤勉又聪明的天子,既然国库空虚,那就增收节支。节支上,采取了努力维持与各地部落和平相处、减少战争开支等措施。增收上,增加税收,具体便是废除土地国有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并允许自由买卖,但有一条,那便是必须缴税。

以前各诸侯国向周天子缴税的基础,是周王朝分封给各诸侯的国有土地。各诸侯国自己得来的土地,包括开荒、侵占蛮夷戎狄所得等土地,那叫私田。私田是不需要缴纳的,也是未得到周天子认可的。

现在周天子承认这些私田都属于诸侯贵族了,这应该就是中国历史上土地私有制的起源。承认的形式便是诸侯们贵族们缴纳的税,就这样,周恭王很快便收上来大把的税,解决了王朝财政困难问题。

但是,周恭王没料到的是,正是因为土地私有了,导致土地可以买卖流通。于是,有的诸侯国君,主要是指那些败家的、落泊的诸侯,实在混不下去了,便会将自己的土地卖点给邻国或者地区强国,那国家便越来越弱,最后成为附庸,甚至消亡于江湖。

土地买卖是合法的,是一种合法的兼并,也许周恭王是可以想到的。但他没料到的是,土地私有制带来的一个重大问题便是非法的兼并。所谓非法的兼并,就是大国诸侯为了扩充势力,把手伸向了向邻国,强占邻国土地。

这个强占的过程,便是四处征伐的过程。在征伐中,有的诸侯就被吞并了,消失于历史。一些诸侯在土地兼并中相应得到人口和其他资源,国家实力越来越大,成为强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